中教网10月21日讯托底帮扶传教泽,同心逐梦暖玉带。10月16日、17日,渠县第二小学骨干教师团队在学校领导的带领下,走进万源市玉带乡学校,开展结对帮扶活动。
本次活动以“同心同德同帮扶,共建共享共成长”为主题,通过课例展示和专题讲座的形式,搭建托底性教育帮扶沟通桥梁,传递教育温暖。
共享精彩课堂 共筑育人根基
张芳铖老师执教《搭船的鸟》一课,张老师精准聚焦文本中“彩色的小鸟”“红色的长嘴”“翠绿的羽毛”等外形关键词,以及“冲”“飞”“衔”“吞”等动词,通过视频和图文对比猫的外形和熊猫吃竹的动作,让学生深层次体会作者的观察顺序和写作特点,把抽象的“观察方法”转化为可感知的文字符号,符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
贾梅老师执教的音乐课——《时间像小马车》,层次丰富,趣味性强。贾老师通过律动和游戏引入,将二年级的孩子迅速拉近课堂,课程中用乐器辅助,引导学生从“乐”中学唱歌,同时让学生以团队形式参与歌曲演奏,培养了孩子们的合作能力。
共话教学管理 促进校际协作
渠县第二小学教导主任、“杨军数学工作坊”领衔人杨军作《十策提质·三载育师》专题讲座。杨主任分享了二小教学管理的四大板块体系,分别为:教改顶层设计、十条硬核举措、教师成长路线图、组织保障机制,将本校顶层设计政策转化为校本实施方案,不仅突出了教学中心、深化了课堂改革、还强化了教学质量与常规管理。
通过教学管理交流分享,以系统性教改提升自身办学水平的同时,通过校际互助打破教育资源壁垒,带动区域内学校形成“共建共享共成长”的发展氛围,为区域教育均衡提供实践支撑与良性发展环境。
共研趣味美术趣探艺术课堂
赵峰老师围绕美术教育的变革展开美术专题讨论,从四个维度阐述了其变化:理念上从“技法传授”全面升级为“素养培育”,聚焦学生“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五大核心素养,如《民间剪纸》课从教“怎么剪”到引导学生理解文化并创新创作;教学上从“单一课堂”走向“多元融合”,涵盖学科内不同美术门类整合、与语文等学科联动及课内外向校园、家庭和社会延伸;评价上从“单一结果”转向“综合过程”的科学构建,关注过程表现、鼓励多元表达并引入多方评价;教师成长上从“经验型教师”进阶为“研究型教师”,通过加强理论学习、提升个人素养及注重分享交流实现自我提升。整体展现了美术教育在理念、教学、评价和教师成长方面的全方位转型与发展。
共商校际合作均衡教育发展
渠县第二小学与玉带乡学校的领导班子召开座谈会,围绕特色课程共建、教学资源共享机制等核心议题深入交流,明确了两校后续互助合作的方向。座谈结束后,渠县第二小学向玉带乡学校捐赠2万元,以实际行动推动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活动尾声,两校参与人员共同合影,既定格此次帮扶的成果瞬间,也为后续持续推进协作留存纪念,彰显“长期共建、共同提升”的帮扶初心。(渠县第二小学 侯比)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