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教网 > 中学频道 > 精彩校园 复制内容 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旬阳市第一初级中学:以实践之笔绘就青春爱国画卷,为祖国76华诞献礼

2025-10-10 12:53 来源:中教网  陈和芳 毛波   阅读 2.7千
87
分享

中教网10月10日讯 为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纵深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引导新时代青年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旬阳市第一初级中学以“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为核心主题,于国庆节期间策划并开展了系列社会实践活动,让思政教育走出课堂、扎根现实,让爱国情怀在实践中厚植、在行动中升华。

一、访实践现场,解码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注脚。

该校以“沉浸式体验”为抓手,组织学生走进城市科技馆、高新技术企业、重点建设工程与现代化社区,构建起“触摸发展脉搏”的实践课堂。在科技馆的互动展区,学生见证科技赋能生活的创新成果;在重点工程建设现场,感受基础设施建设的“中国速度”;在现代化社区,体会基层治理带来的民生温度。这场“行走的观察”,让学生跳出书本认知,亲眼见证家乡从“纸面描述”到“立体实景”的蜕变,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以人为本”的核心内涵——国家发展的每一步跨越,都与人民生活的幸福感、获得感紧密相连。这份对“国家成就”的直观感知,不仅点燃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更让他们清晰认识到:新时代青年的“担当”,始于对国家发展的深刻理解,成于为时代进步的主动作为。

二、践志愿初心,书写青春奉献的责任答卷。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奉献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该校将志愿服务作为培育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载体,引导学生以“微小行动”践行“大爱情怀”。在社区街巷,学生手持清扫工具清理落叶、擦拭公共设施,用汗水守护家园整洁,读懂“共建美好环境”的公民责任;在敬老院,他们围坐老人身边倾听岁月故事、表演精心准备的节目,用陪伴驱散孤独,领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传统美德;在图书馆,他们协助整理书籍、引导读者借阅,以耐心服务保障公共空间有序运转,体会“服务他人”的价值意义。这些看似平凡的志愿行动,让学生走出“自我中心”的认知局限,在“付出”与“收获”的双向互动中明白:青春的价值,不仅在于学业的精进,更在于对社会的回馈;爱国的情怀,不仅在于口头的表达,更在于躬身的实践。

三、承红色基因,筑牢砥砺前行的精神根基。

为让革命传统教育直抵心灵,该校组织学生走进烈士陵园、历史博物馆,开展“我和国旗合个影”主题教育活动,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传承红色基因。在烈士陵园,学生向英烈纪念碑敬献花束,在默哀中缅怀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牺牲的先辈;在历史博物馆,泛黄的革命文献、斑驳的战斗实物、定格历史瞬间的老照片,无声诉说着烽火岁月里的抗争与坚守。学生们不再是“历史的旁观者”,而是通过“与文物对话”“听英雄故事”,成为“红色记忆的传承者”。这场沉浸式教育,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今日的和平稳定、幸福生活,是无数先烈用鲜血与生命换来的;国旗的鲜红底色,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奋斗史诗。这份对“来之不易”的深刻体悟,转化为学生“不负先辈、不负时代”的精神动力,让爱国情怀从“情感认同”升华为“行动自觉”。

此次系列活动,既是旬阳市第一初级中学落实“五育并举”、打造“大思政课”的生动实践,更是学校引导青年与时代同频、与祖国同行的深刻探索。活动中,学生的思想得到淬炼——从“知道爱国”到“懂得如何爱国”;视野得到拓展——从“关注自我”到“关切社会”;能力得到提升——从“被动学习”到“主动解决问题”;责任感得到强化——从“模糊认知”到“清晰践行”。

该校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深化社会实践育人模式,进一步拓展活动领域、创新活动形式,让“社会大课堂”成为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阵地。通过更多接地气、有温度、有深度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观察时代、服务社会中深化家国情怀,在锤炼本领、担当奉献中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以青春之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注入鲜活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

最新推荐
与此同时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