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教网 > 高校频道 > 复制内容 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乡医守望突击队|蕉岭深耕!广药学子基层医疗守护故事暖人心

2025-09-06 22:47 来源:中教网  梁名楷   阅读 2.4万
798
分享

中教网讯(通讯员 梁名楷)为响应“百千万工程”号召、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2025年7月31日至8月7日,广东药科大学医药商学院“乡医守望突击队”,深入粤东蕉岭县高思村——中国长寿乡中乡,开展为期一周的“基层医疗守护”行动。我们以“调研乡村医生执业生态、挖掘长寿乡康养内涵、助力基层医疗提质”为核心目标,通过访谈调研、实地考察,既探寻长寿文化与医疗健康的关联,也倾听基层村医的真实诉求,力求为乡村医疗发展提供切实参考。

解码长寿密码:让康养与农文旅融合焕新

▲图为乡医守望突击队在蕉岭与县领导讨论长寿文化

我们与蕉岭县长寿办围绕“长寿品牌建设与农文旅融合”展开深度研讨。会上,本地草药的药食同源价值成为焦点,百岁老人的传统养生智慧更是引发热烈讨论。目前,蕉岭正推进长潭康养片区、高铁新城等六大板块建设,还开展“百城万车游寿乡”活动,吸引全国游客与康养爱好者。我们结合医药专业知识建议,进一步挖掘非遗美食与康养的结合点,收集整理药食同源知识,助力长寿文化从“口碑”转化为“产业”,让更多人感受长寿乡的魅力。

倾听村医心声:基层健康防线的坚守与期盼

▲图为乡医守望突击队在蓝坊镇与徐苏民院长的访谈

在蓝坊镇卫生院,徐苏民的话让我们感受到基层医疗的现实挑战:高思村户籍人口2000多人,如今常住人口仅剩500多,“空心化”导致村卫生站接诊量下降;村医队伍老龄化严重,65岁以上村医是主力,仅少数站点有45岁左右的中青年医生,他们能应对感冒发烧等常见病,但复杂病情仍需转诊10公里外的医院。

▲图为乡医守望突击队在程官村卫生站与黄辉胜医生的合影

村医们的日常更让我们动容:卫生院派驻的陈医生,每天工作15小时,从清晨忙到深夜;71岁的汤医生没有固定工资,靠补贴和日均20元诊疗费生活,却仍不愿离开;程官村的黄医生独自守着卫生站,常背着药箱走山路为老人看病,用“西药控指标、草药辅调理”的方式守护健康。

实践感悟

队长彭安颖:在与乡村医生们的调研访谈中,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他们执业的真实状态与基层医疗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他们不仅是治病救人的医者,更是村民健康的第一道“守护线”。那份扎根乡土、默默奉献的坚守,不仅源于职业的召唤,更出于对这片土地和人民深沉的情感。作为广东药科大学的学生,我们更应主动将课堂所学转化为服务社会的实践力量,用专业知识助力乡村医疗发展,以实际行动诠释青年担当,为乡村振兴注入属于我们的青春能量!

队员黄增浩:此次在蕉岭与村医的访谈,让我们窥见了乡村健康守护的真实模样。他们背着药箱走村串户,能将村民各户卫生情况熟记于心,是山里最安心的存在。但面对突发重症的转诊衔接、老年慢性病的长期管理,则需要他们更多的心力。这让我们明白,乡村医疗不是简单的“看病开药”,而是要直面需求多样的现实困境。作为相关专业学生,自觉有责任把所学转化为力量,可以帮着优化诊疗流程,也可以助力健康知识普及,让乡土间的健康守护更有底气。

团队介绍

乡医守望突击队由广东药科大学师生组成,依托学校医药学科优势,积极响应“百千万工程”号召,聚焦乡村振兴与基层医疗发展。通过访谈调研、实地考察等方式,深入了解乡村医生执业生态,致力于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动能,践行“守护基层健康、助力乡村振兴”的使命。

▲图为突击队在高思小学合影

项目名称:粤东乡村医生执业生态研究——以蕉岭高思村为例

所属学院:广东药科大学医药商学院

指导老师:张琦、田素英、陈晓瑜

团队成员:彭安颖、王译艺、黄增浩、管思睿、梁静文、梁名楷、吴琼霓、廖文婷、杜诗淇、江碧霞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

最新推荐
与此同时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