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教网9月2日讯(通讯员 卢帅文 钱所烁 马一涵)为深入贯彻国家 “人工智能 +” 战略部署,积极响应教育强国建设目标,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浙江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AI 数字赋能与浙商精神融合创新研究” 实践服务团于今年暑期启动专项实践活动。实践团成员实地走访 10 余家浙江本土企业,深入挖掘智能技术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密码,为数字化时代浙商精神的创新传承探索新方向、注入新活力。
实践足迹:走访标杆企业,解码 AI 与产业融合的 “中国智慧”
宁波银行:金融科技为普惠金融注入新动能
7 月 10 日,实践团首站抵达宁波银行杭州分行,与分行副行长及核心业务团队围绕 “金融科技赋能普惠金融发展” 主题展开深度对话。作为一家自带 “科技公司基因” 的上市城市商业银行,宁波银行在 AI 技术应用、金融产品创新及服务平台搭建等领域的实践成果,给实践团成员留下深刻印象。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宁波银行负责人合影。
宁波银行分行副行长介绍,该行始终以浙商 “务实创新” 精神为内核,积极探索 “跳出银行做银行” 的转型路径。通过大力拓展非银行业务,不仅显著提升了客户体验与用户粘性,更构建起差异化竞争优势,成功创新了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的新模式,为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提供了 “宁波方案”。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宁波银行负责人探讨普惠金融的发展。
龙瑞新能源:AI 创新、产教融合与数字驱动协同发力
7 月 11 日,实践团走进龙瑞新能源工程(杭州)有限公司。在实地调研过程中,团队成员直观感受到 AI 创新、产教融合与数字驱动三者协同发展的紧密逻辑 —— 技术创新是产业升级的核心动力,产教融合为产业发展筑牢人才根基,数字驱动则为产业方向提供精准指引,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共同推动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龙瑞负责人合影。
中控集团:工业自动化领军企业的 “AI 逆袭征程”
7 月 14 日,实践团到访中控集团杭州总部,回溯这家工业自动化领域领军企业的成长传奇。自 1993 年成功突破海外 DCS 系统垄断,到 2014 年战略性布局工业 AI 领域,中控集团历经 “技术突围 — 高端拓展 —AI 转型” 三个关键阶段,如今已构建起 “工业操作系统 + 工业 APP” 的完整体系,在全球工业自动化领域占据领先地位。
▲图为中控负责人向实践团成员介绍中控工业DCS操作系统。
值得关注的是,中控集团始终强调 “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企业将红色基因深度融入技术创新实践,不仅通过自主研发的碳管理平台实现年减排超百万吨,还在宁波建立工控安全攻防基地,为国家工业安全筑牢 “防火墙”。谈及人才需求,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AI 技术虽能完成 90% 的重复性工作,但企业当前更急需懂财务 + 数据分析的复合型人才,以从海量工业大数据中挖掘核心价值,驱动产业创新。
▲图为中控负责人向实践团成员介绍中控发展历程。
目博科技:AI 技术破解城市停车民生难题
7 月 15 日,实践团聚焦 AI 在民生领域的应用,走进目博科技。成立于 2010 年的目博科技,始终以解决实际场景痛点为技术迭代方向:从最初的单模地磁技术,到升级后的三模地磁技术,再到创新研发的 AI 移动视频巡检车,每一次技术突破都精准回应城市停车难题。针对积水、积雪影响设备识别准确率的问题,目博科技与浙江大学共建博士工作站联合攻关,最终使产品成功适配全国 300 多个城市的复杂环境,有效缓解了城市 “停车难” 问题。
▲图为目博负责人向实践团成员讲解企业AI停车核心技术。
品览科技:AI + 工程设计交出智能创新答卷
7 月 16 日,实践团走进品览科技,深入了解 AI 在工程设计领域的创新应用。品览科技主推的 “筑绘通” 平台,整合 AI 识图、智能画图等核心功能,已广泛应用于核电站智能审图、快消行业 “AI 巡店通” 等多个领域,大幅提升了行业工作效率。同时,品览科技依托深度校企合作机制,帮助众多实习生快速成长为技术骨干;在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企业成功通过高新技术企业复审,为持续深耕技术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
▲图为品览负责人向实践团成员讲解公司产品。
数秦科技:区块链 + AI 打造 “可信技术” 生态
7 月 17 日,实践团探访 “准独角兽” 企业数秦科技。数秦科技以区块链技术为核心,深度融合 AI 技术,推出 “掌上取证”“可信数据空间” 等创新产品,在司法存证、金融风控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效。此外,数秦科技与高校开展深度合作,建立起 “技术研发 + 人才储备” 的良性循环,为企业持续创新输送了大量实战型人才。
▲图为数秦负责人通过PPT,向实践团成员讲解区块链+AI发展。
龙焱新能源与焱唐科技:AI 赋能光伏产业开启 “智慧新时代”
7 月 18 日,实践团先后走进龙焱新能源与焱唐科技两家光伏企业,探寻 AI 技术为绿色能源产业带来的变革。在龙焱新能源,团队参观了位于杭州的全自动化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组件生产基地 —— 这座 “未来工厂” 的智慧车间采用 AGV 机器人物流系统,实现了从原材料到成品的全流程无人化操作,完美诠释了绿色能源与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
▲图为实践团成员向龙焱负责人采访,了解光伏产业的AI发展情况。
在焱唐科技,1.3 公里长的智能化生产线成为实践团关注的焦点。企业执行董事许峥通过对比新旧两代光伏组件,详细介绍了机械臂精准操作与 AI 调度系统在生产中的应用,直观展现了 AI 技术为光伏产业带来的高效发展潜力。
▲图为焱唐负责人带领实践团成员进入园区,介绍新旧两代光伏组件的差异。
小派科技:VR 技术突破边界,拓展应用新场景
7 月 21 日,实践团走进小派科技,亲身体验 VR 显示技术的创新成果。自 2015 年成立以来,小派科技始终专注于 VR 技术研发与突破,从 4K 分辨率到 8K 分辨率,再到最新的 12K 分辨率,每一次技术迭代都推动着 VR 行业技术边界的拓展。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小派科技,体验VR显示技术发展的创新成果。
企业负责人分享道,当前 VR 技术正处于从娱乐领域向专业应用领域拓展的关键时期,未来将在教育培训、医疗健康、工业仿真等多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而技术创新与场景落地的深度结合,正是浙商 “务实创新” 精神在新兴产业中的生动体现。
▲图为小派负责人向实践团成员介绍小派VR发展的历史。
金华农业灯塔总部:AI 为传统农业插上 “智慧翅膀”
7 月 22 日,实践团来到此次实践的最后一站 —— 金华农业灯塔总部,探访这家以 “科技赋能农业,品质守护健康” 为使命的创新企业。
▲图为农业灯塔负责人向实践团成员展示其通过自媒体,创新农产品销售途径。
在企业的智慧化大棚内,谭经理向实践团成员展示了实时监测环境数据的传感器、棚间双轨自动化运输车、室外单轨运输装置,以及集 “清水滴灌 — 精准施肥 — 管道清洗” 于一体的全流程自动化系统。这些 AI 技术的应用,有效避免了人工操作失误带来的损失,为破解传统农业生产效率低、管理成本高等痛点提供了切实可行的 “AI 方案”。
▲图为农业灯塔负责人在田地里,向学子们介绍其土壤监测传感器。
实践感悟:青春视角下,“AI + 浙商精神” 焕发新活力
此次暑期实践,不仅让实践团成员见证了 AI 技术从概念走向现实的跨越 —— 从工业制造的智能升级到城市停车的难题破解,从可信数据的技术筑基到绿色能源、传统农业的高效革新,更让大家深刻领悟到浙商精神在数字化时代的传承逻辑:以技术攻坚回应产业痛点,以产教融合培育未来力量,以政企协同服务社会需求。
▲图为实践团学子合影。
实践团成员纷纷表示,将持续记录这些 “AI+” 创新案例,让青春视角与产业实践碰撞出更多思想火花,为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助力浙商精神创新传承贡献青年智慧与青春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