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南的群山之间,有一群来自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的年轻团队,正带着满腔的热忱与精心绘制的图纸,一代代续写着“筑梦书屋”的温暖故事。
这不是一场心血来潮的短暂旅程,而是一场与时代同频共振的长久奔赴——团队响应着国家乡村振兴的号召,承接起教育帮扶的接力棒。该项目由 《华衣助学助教基金会》发起打造。“我们希望让知识的星光穿透山海,照亮每一个藏在山野间、渴望被书香浸润的童年;希望阅读能帮助点亮他们的生活,照亮他们去往“诗与远方”的路。”
西南山区艰苦阅读环境
贵州岩脚小学书屋改造前后
从2020年到2025年,从一间阅读室演化出一间间阅读室,团队成员始终初心未改。“我们希望用自己的建筑专业能力,通过“筑梦书屋”的打造,激励困境中的孩子们把读书作为改变命运、实现梦想的途径”。2020年当第一间阅读室在云南的山村里悄然立起,木色的书架上,阳光与文字共舞,孩子们低头阅读的身影成了最动人的风景。后来,更多的书屋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松坪、仁和镇的校园里,每一扇窗都映照着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如今,这份温暖的牵挂越过重重山水,来到了贵州的梯田与村寨之间。同时在本次社会实践中,我们也与星歌计划的联动,更让这场美育之旅有了更多同行者,不同地区的小分队相互分享经验,让建筑美育的种子在更广阔的土地上生根发芽。
设计书屋的过程,也是文化交流的过程。团队充分结合对当地土地与文化的考察,小心翼翼地保留着村寨的肌理,将民族的图腾融入建筑细节,让书屋不仅是存放书籍的容器,更成为了生长梦想的土壤。在贵州的岩脚小学,团队针对室内采光较少、藏书空间不足等问题,对整个房间的布局和陈设进行了创造性设计,将外墙打通,同时将藏书空间与许多其他功能的空间结合,并适时增加绿植,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房间内的采光和氛围,为孩子们提供一个放松身心的阅读空间。
云南仁和镇小学书屋改造前后
秦淮中心小学书屋模型制作
岩脚小学书屋绘画比赛
团队设计的文创产品搭起沟通的桥梁
除去书屋的设计与搭造,团队也在南京与实践当地开展建筑科普美育活动。“在南京秦淮中心小学,我们从建筑认知,美育教育两个方面着手,结合绘画和模型制作课程,鼓励小朋友手脑并用,体验建筑的魅力。在岩脚小学,我们让学生们在了解自己家乡的地域文化的同时,也让小朋友们在书屋绘画比赛中勾勒理想的书屋模样。
温暖从未在途中停歇,而是在一次次传递中不断升温。当第一缕晨光掠过新落成的书屋窗沿,照亮孩子们翻开书页的指尖,便知道这场关于书与梦的远行,早已在时光里结出了清甜的果实。百间书屋的梦想,正在一双双手的托举下慢慢靠近,而那些在书页间流转的温暖与希望,终将让知识之花在山野间绚烂绽放。
图文: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筑梦书屋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