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教网 > 高校频道 > 复制内容 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热血山河八十载,青春星火续荣光——东北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三下乡”青禾筑梦实践队开展抗战精神主题宣讲活动

2025-08-16 08:38 来源:中教网  刘晋恺   阅读 4.5万
分享

中教网8月16日讯(通讯员 刘晋恺)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引导青少年在历史的回响中汲取精神力量,7月30日下午,东北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暑期“三下乡”青禾筑梦实践队携手对接单位辽宁省大连市金普新区金石滩街道金兴社区,面向社区青少年开展“热血山河八十载·青春星火续荣光”主题宣讲活动。

活动筹备阶段,青禾筑梦实践队通过“线下走访+线上云观展”方式,先后探访沈阳博物馆《丰碑——中国共产党领导东北抗战历史贡献主题展》、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关向应故居纪念馆,深耕红色资源,收集一手史料与实物故事,系统梳理东北抗联历程、英雄事迹,将寻访中的所见所感化作青少年听得懂、能共情的生动叙事。

活动现场,实践队员以三大场馆为脉络,徐徐展开东北抗战的壮阔画卷。从九一八事变后中共满洲省委第一时间发出的抗日宣言,到杨靖宇、赵一曼等共产党人深入林海点燃的抗日火种;从东北抗日联军在零下四十度严寒中“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的浴血奋战,到关向应等革命者“愿将满腔热血,洒在祖国的大地上”的信仰坚守……一个个具体可感的英雄故事、一组组震撼人心的历史细节,让青少年不仅看清了那段岁月的苦难与抗争,更触摸到了革命先辈身上“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的民族脊梁。

随后,实践队员们朗读亲笔给赵一曼、杨靖宇等革命先辈的书信,字里行间既有对“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的崇敬,也有对“这盛世如您所愿”的告慰;3名曾参与过关向应故居纪念馆走访的青少年也依次朗读他们写给关向应爷爷的信,“您用过的钢笔还在发光,我会像您说的那样爱祖国”“您行军袋上的磨痕,是我们幸福生活的印章”……稚嫩的笔迹里,是青春对信仰最真诚的回应。

活动创新推出“时间节点盲盒”与“胜利拼图”环节,让历史学习从聆听走向参与。20个阴有辽沈抗联关键时间节点的纸条被封装成盲盒,青少年抽取后,结合宣讲内容讲述背后的故事——“1936年东北抗联成立,战旗在雪原升起”“1945年日本投降,十四年抗争终见曙光”,在实践队员的补充中,零散的历史片段逐渐串联成完整的记忆链条。更富深意的是,每个纸条背面都印有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主标识的碎片,当孩子们将碎片一一贴向黑板,一幅融合长城、橄榄枝、“80”字样与“1945-2025”时间刻度的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主标识缓缓浮现:长城蜿蜒象征全民族的众志成城,橄榄枝舒展寓意以抗争赢得的和平,光辉围合的胜利之门则昭示着正义必胜的永恒真理。孩子们在亲手拼接中懂得,每一段历史记忆的汇聚,都是对胜利最有力的致敬。

活动最后,实践队员与青少年齐唱《英雄赞歌》。歌声里,实践队员与青少年的身影交叠,八十年前的烽火岁月与今日的青春脸庞形成奇妙的时空对话。此次活动以扎实的史料为骨、以真挚的情感为血,通过“听、说、写、做”多维互动,让抗战精神不再是教科书上的抽象概念,而成为可感知、可传承的精神财富。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

最新推荐
与此同时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