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教网 > 高校频道 > 复制内容 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桃香溢山乡,文旅促振兴——林岭探兴解码尧禄村的蝶变之路

2025-08-13 22:25 来源:中教网  兰玉凤   阅读 8.0千
202
分享

近日,福建农林大学“林岭探兴”跨学科实践队踏入了武平县尧禄村。漫山遍野的桃林缀满金黄果实,层叠的茶园吐纳着清新绿意,空气中交织着桃的甜蜜与茶的芬芳。一幅以鹰嘴桃为核、茶叶为韵、文旅为脉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在这个闽西山乡生动铺展。画中人如何执笔,引画外人不经意入局,跟随实践队的脚步,探寻其中奥秘!“鹰钩”怪桃,从何而来?“这个桃子好奇怪,有一个尖尖的鹰嘴”实践队员小叶边嘀咕边用手掰着——“咔嚓”一声,琥珀色果肉裂开,蜜汁瞬间涌满口腔,细细品来糖浆般的甜裹着微酸直冲天灵盖!听闻这“怪桃”里藏着客家人与深山相守的秘密,也藏着尧禄村乡村振兴的密码。▲图为团队成员到达尧禄村开展乡村振兴实践成果调查

鹰嘴桃:小果实撬动大产业

实践队员深入桃园,沉甸甸的鹰嘴桃压弯枝头,果香醉人。果农陈姨热情地给我们介绍:“据说六百年前客家先祖进山,发现了这怪桃,酸甜浓烈如酒,便取名‘鹰嘴桃’,经过后代层层选育,才有了如今的品质。”“现在种桃可比过去强多喽!我家20亩桃林,年收入超10万元。”一旁的果农老陈擦着汗附和道。这并非个例——全村1500余亩鹰嘴桃,带动230多户农户,年产值突破650万元,这颗“省级一村一品”的金果子,已然成为促进乡村振兴的致富密码。尧禄村陈村书记则进一步向队员们揭秘了产业升级之路:“我们打造‘客家桃源’品牌,通过精准控产、绿色种植,让桃子品质年年提升。六月采摘季,游客开车排队进村!”▲图为团队成员对尧禄村桃园进行实地调查▲图为团队成员在尧禄村对当地果农进行采访调查

农文旅融合:四季不断的“桃花经济”

在与陈书记和游客的交谈中,实践队员了解到:每逢春季桃花盛开,漫山遍野如粉色云霞,能够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而夏季则是鹰嘴桃成熟之时,游客们不仅能亲自下果园采摘新鲜的鹰嘴桃,还能体验丰收的乐趣。尧禄村顺势而为,成功打造了“3月赏花、6月摘桃”的特色旅游品牌。跟随陈书记的脚步,实践队在游客中心发现:“3月赏花、6月摘桃”的日程表旁,醒目地新增了“茶艺体验”和“客家民宿”项目。“以前游客摘完桃就走,现在能住下来深度体验了。”陈书记指着规划图介绍道,言语中透露出对农文旅融合发展的信心。尽管尧禄村的茶园并未大面积铺开,但在弥补“桃园经济”短板,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上却是一个潜力股。陈书记也透露:“目前正在探索‘桃茶共生’模式,让游客春品茶、夏摘桃,形成产业链闭环。”游客张先生在采访中也表示:“‘桃茶共生’模式既卖了鲜桃更卖了情怀,能够让孩子在采桃、学制茶中,体会到真正的乡村记忆!”尧禄村书记表示:“我们希望从桃启航、以茶为韵、文旅为脉,形成一个经济闭环。通过融合发展农文旅,让更多人了解尧禄村,了解我们的鹰嘴桃。”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也能够带动当地餐饮、住宿等产业的发展,进一步增加农民的收入。

▲图为团队成员对尧禄村游客的旅游感受采访▲图为团队成员对尧禄村书记关于尧禄村发展现状与未来规划的采访

青春力量赋能乡村未来

从“省级一村一品”的鹰嘴桃产业崛起,到“3月赏花、6月摘桃”特色旅游品牌的打造,再到如今积极探索的“桃茶共生”模式,实践队见证了尧禄村在产业发展与融合上的创新与突破。同时,实践队员凭借专业知识与调研数据也对尧禄村发展提出了针对性提议,包括桃园智慧灌溉方案、“客家桃源”品牌建设与推广以及校企合作培养本土人才等等。未来,在青春力量的赋能下,尧禄村将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康庄大道上稳步前行。福建农林大学实践队也将持续关注尧禄村的发展,与乡村保持紧密联系,用青春的智慧与汗水助力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撰稿:金晓叶 冯一倬 兰玉凤  图片:黎素妍)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

/阅读下一篇/

最新推荐
与此同时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