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教网 > 高校频道 > 复制内容 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山东工商学院“行则疆至”支教团:情系刀郎之乡 播撒教育火种

2025-08-13 11:42 来源:中教网  董利贞 林宇辰 李嘉怡 袁梦涵   阅读 2.9万
955
分享

近日,由共青团山东省委、山东省对口支援新疆工作指挥部及山东省青年志愿者协会联合承办的“志愿有我,让爱飞跃万水千山”鲁喀专项志愿支教活动在新疆喀什地区圆满收官。山东工商学院“行则疆至”支教团队连续两年前往喀什地区开展支教工作,该团队今年于7月22日至8月4日在麦盖提县人民路社区开展了为期14天的支教活动,把青春洒进边疆的课堂,让爱与知识在沙漠边缘悄悄生根。

图为支教成员在麦盖提县第四中学前合影留念

高位统筹部署,成员构成多元

为确保支教工作精准落地,山东工商学院团委高位统筹、周密部署,通过分层选拔、专题培训、业务答辩等方式,确定由外国语学院牵头组建新一届“行则疆至”支教团队。带队老师董利贞结合去年支教经验、根据前期调研数据,最终选拔出9名政治素质过硬、专业能力扎实、奉献精神突出的支教队员,成员涵盖外国语学院、国际商学院等5个二级学院,涉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汉语言文学等7个专业。新疆籍学生彰显反哺桑梓情怀,退役大学生士兵体现责任担当,援疆世家子女传承奉献精神……每一名成员都在具备自身专业特点的同时,又具备一定的地域或身份特色。

图为支教成员抵达人民路社区后合影留念

立足本土实情,打造融合课程

民族团结理论宣讲课上,志愿者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围绕党史、国家援疆政策及麦盖提县发展变迁等内容展开,深化了学生爱国爱党情怀与民族认同。“八一”建军节那天,退役大学生林宇辰讲述了亲身参与抗洪的英勇事迹,“大家在洪水里扛着沙袋奔跑,雨水混着汗水往下淌,即使洪水再怎么凶猛,我们也要毫不动摇地把老百姓放在首位。”台下孩子们听得热血沸腾,攥紧拳头,眼神亮亮地齐呼:“我们长大了,也要守护祖国和家乡!”

图为教成员正在进行民族团结宣讲课

图为团队退役大学生士兵正在开展国防宣讲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课程上,志愿者们精选文学作品,讲解作品内涵的同时,从发音及诵读技巧等开展教学,通过评比竞赛、短视频录制等形式巩固成果,渐渐地,那些带着口音的普通话变得清亮,孩子们的眼神也更亮了。

聚焦多元兴趣、开展特色课程

开展文化交流体验活动时,志愿者把毛笔、宣纸分到每个孩子手里,握着他们的小手教“横平竖直”。“爱我中华”“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那些歪歪扭扭的字,像一颗颗紧紧靠在一起的石榴籽,藏着最纯真的认同。

图为支教成员正在进行手把手教学

音乐课上,在合唱《我和我的祖国》时,孩子们声音洪亮,跟随节奏摇着手中的小国旗,坚定的眼神中诉说着对祖国的爱。教《左手右手》时,志愿者拉起孩子们的小手,“当你的手拉着我的手,团结的力量彼此感受”,稚嫩的歌声混着纯粹的笑声,这一幕把“我们在一起”的信念,种进孩子们心里,让爱与团结有了最生动的模样。

图为教成员与学生共唱《左手右手》

舞蹈课上,教学维吾尔族舞蹈《亚丽古娜》时,志愿者在一旁弯着腰、手把手纠正动作。跳《灯火里的中国》时,孩子们的手掌比出星光的模样:“老师,这像不像我们麦盖提的路灯?”民族舞蹈传递着文化温度,手势舞里藏着孩子们对家乡、对祖国的浪漫联想,每一个动作,都是爱与传承的注脚。

图为教成员与学生共跳《灯火里的中国》手势舞

图为教成员正在进行舞蹈教学

美术手工课上,孩子们拿着刮画纸,一点点划出“谢谢老师”;把扭扭棒做成小花束等,送到志愿者手中。那些带着体温的作品,是比任何奖状都珍贵的收获。这不是结束。就像孩子们在最后说的:“老师,我们会好好读书,去山东看你们!”爱与知识的接力,早已跨越万水千山间,悄然启程。


图为教成员与学生及其美术手工作品合影留念

连续两年的支教实践中,山东工商学院的“行则疆至”团队凭借精湛的专业素养和满腔的赤诚之心,在沙漠边陲持续书写着动人篇章。他们以知识浇灌希望,以行动践行担当,为新疆基层教育持续注入新鲜血液,彰显当代青年的家国担当,为推进东西部教育均衡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了青春、智慧与力量。

通讯员:董利贞 林宇辰 袁梦涵 李嘉怡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

最新推荐
与此同时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