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教网8月12日讯(通讯员:江铃、安虹霏)为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重要讲话精神,积极发挥青年力量参与基层服务的要求,助力社区缓解暑期 “看护难” 问题,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 “语梦龙华” 实践团于 7 月 15 日至 19 日,赴成都市龙泉驿区大面西街龙华社区开展了为期五天的支教服务。团队结合外语专业特色,为社区随迁子女及留守儿童带来了一系列趣味盎然、内容丰富的课程,以实际行动践行青年担当,助力社区教育帮扶工作。
红色启蒙筑根基,双语课堂初相见
7 月 15 日,支教活动正式启动。上午,实践团举行开班见面会,团队负责人组织成员与社区 30 余名儿童开展破冰互动,通过自我介绍、趣味游戏等形式,迅速建立起信任纽带,为后续教学奠定良好基础。下午,队长带领孩子们用英语短句重温王二小与小萝卜头的故事,并引导孩子们用纸盘画出对英雄的祝福。最后团队成员带领孩子们学唱《我和我的祖国》的双语副歌,在跨语言学习中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引导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图为团队成员带领小朋友梳理红色故事情节
多元文化拓视野,手工实践增见闻
7 月 16 日,实践团聚焦多国文化科普与手工创作融合。上午,团队开展英语国家习俗授课,通过案例讲解、互动问答等形式,介绍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的节日文化与生活习俗。下午,团队成员分别进行西班牙语、法语国家文化分享,教孩子们基础问候语与特色文化知识。最后,队长带领孩子们开展多国主题纸杯风车制作,并用简单外语标注,引导他们在动手实践中深化对多元文化的理解。
图为团队成员介绍西班牙语国家概况
非遗传承守根脉,技艺体验续文脉
7 月 17 日,活动以 “非遗文化普及与实践” 为主题。上午,团队成员系统介绍我国非遗概况,重点讲解剪纸、漆扇、敦煌文化、唐诗、汉服、故宫等代表性非遗项目的历史渊源与文化价值,并教授剪纸、漆扇等词汇的简单英文表达,引导孩子们在跨语言认知中加深对非遗的理解。下午,实践团组织非遗漆扇制作体验,团队成员手把手指导孩子们调配颜料、绘制图案,让孩子们在亲手创作中感受非遗技艺的魅力,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年轻一代中的生命力。
图为团队成员介绍我国非遗概况
情绪管理促成长,双语引导筑心防
7 月 18 日,实践团聚焦心理健康教育。上午,蒋慧博讲授“情绪管理” 双语课程,通过故事讲解、情景模拟等方式,帮助孩子们认识常见情绪类型,并引导他们用英文表达自身感受,教会孩子们正确对待情绪的方法,培育健康心理品质,为青少年成长筑牢心理防线。下午,团队带领孩子们开展扭扭棒手工制作,孩子们充分发挥想象力,用彩色扭扭棒塑造出各种生动形象的造型,在动手过程中进一步释放情绪、培养创造力,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机融合。
图为团队成员讲授情绪管理主题课
环保教育树理念,趣味结业续情谊
7 月 19 日,支教活动进入收官阶段。上午,安虹霏开展环保小课程,用双语介绍垃圾分类知识,通过案例分析、互动问答等形式,引导孩子们树立环保意识。下午,活动为两个环节:首先是趣味运动会,设置垃圾分类沙包投递、投壶、乒乓球接力、吹乒乓球等项目,孩子们在团队协作中享受运动乐趣,同时巩固环保知识。最后带队老师夏欣欣为孩子们颁发结业证书,赠送团队成员亲手包装的结业礼物与结业信,总结本次支教成果。
图为团队成员讲授环保教育主题课
此次暑期支教活动,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基础导向,构建“五育并举”基础课程服务基层教育,锤炼了外国语学院青年学子的社会责任感与服务意识,深化了学院与龙华社区的合作,引导更多外语青年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坚定的信念扎根基层、服务社会,为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
图为7月19日龙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合影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