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教网 > 高校频道 > 学子风采 复制内容 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激活地下宝藏,青年大学生团队破解老井开发困局

2025-08-09 22:40 来源:中教网    阅读 291
10
分享

随着我国主要油田进入开发中后期,大量老井面临资源闲置困境。行业数据显示,到2030年全国待处置老井将达37万口,形成规模惊人的地下资源储备。针对老井处置问题,面对传统技术难以突破的困局,西南石油大学能源装备研究院团队历经四年攻关,成功研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套管高效回收技术,为盘活存量资源打开全新路径。

万里求索,直击行业痛点

自2021年起,团队负责人王阳带领核心成员周莉、牛笛、刘胜江、侯俊杰等人研发组开启跨越六省的深度调研。120天风雨兼程,从黑龙江大庆到新疆戈壁,从山东滨海到陕甘宁盆地,足迹遍布国内主要产油区。在钻井现场的日夜坚守中,他们亲历了传统工艺的局限:套管回收作业仍依赖高负荷拉拔,不仅设备损耗率高达40%,更造成井体结构永久损伤。这些痛点坚定了团队研发新一代技术的决心。

技术突破,重塑回收工艺

团队突破传统思维框架,开创性实现三项核心技术创新:

偏心撞击水泥环破碎技术:独创非对称冲击结构,通过精准力学传导实现对固井水泥层的靶向破碎。相较传统工艺,解封效率提升2倍以上,单井作业周期压缩40%

聚晶金刚石齿带破碎技术:采用纳米级金刚石复合构件,结合点阵破碎模式,关键部件耐磨性达传统工具3倍,大幅降低井下更换频率

破碎情况AI实时评估技术:集成多源传感网络与实时分析算法,首次构建井下作业全景动态模型。地面指挥中心可同步监测200余项参数,作业风险预警响应速度提升80%

现场验证,效益显著

在大庆油田井下作业分公司最新应用中,产品成功完成老井改造。现场数据显示:团队研发产品一体式套管回收工具使得套管与水泥胶间结力下降64%,水泥环套铣速率提高40%,作业速率由10m/天提升至26m/天,作业费用由52w/天降低至30w/天。井场现场负责人表示,"一体式套管回收工具正真实现了套管回收作业精度和安全性实现质的飞跃。"

激活存量资源,赋能绿色发展

目前该技术已在多个主力油田规模化应用,团队签订的350万元技术服务合同正在快速落地这项完全国产化的创新成果,正成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油田绿色开发的核心力量。

"让每口沉睡的老井重新焕发价值,是我们对能源安全最切实的贡献。"王阳团队正在将技术拓展至深水油气领域。这群青年科研者用创新实践证明:攻克"卡脖子"难题的钥匙,永远握在勇攀科技高峰的攀登者手中。

供稿: 刘胜江 牛笛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洋 投诉举报

最新推荐
与此同时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