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教网 > 高校频道 > 复制内容 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宁夏大学青年大学生开展“红色单家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2025-08-08 22:40 来源:中教网  文硕   阅读 2.4万
783
分享

中教网8月8日讯(通讯员文硕 祝冰冰 罗琴 丁俊榜 齐嘉乐 马瑞泽)近日,宁夏大学实践团奔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宁夏固原市西吉县单家集村,开展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实践队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通过探访单家集村史馆了解“单家集夜话”历史,积极访谈第十四届民族团结先进人物“单秀明”同志、基层干部单南村村支书“边斌”、妇联主任“关芳琴”等民族团结先进人物深入学习探究发生在单家集的“长征故事”。队员们将所观所感所学转化为情景剧,以创新性方式传播红色基因,团队原创撰写《单将铸魂》情景剧,在红色旧址沉浸式演绎、拍摄宣传红色历史,传承红色基因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都饱含对历史的珍视、对现实的关注、对未来的责任,守住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续写辉煌篇章,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盛夏的晨光洒在单家集斑驳的土墙上,实践团首日跟随村支部书记边斌踏上红色寻访之路。在红色旧址,成员们指尖拂过布满弹孔的门板,凝视着油灯旁按原样摆放的砚台。边斌轻抚门楣弹痕沉声道:“红军三过单家集时,这道门曾为保护红军被子弹击穿。”战士彻夜值守粮仓却粒米未取时,就不得不想到三项注意、四大禁令。厚重的历史让成员们感受到了红军队伍严明的纪律,对待不同民族亲如一家的热情,仿佛回应着“夜话”中马德海那句“仁义之师,古今罕见”。

图 1边斌为实践团成员介绍单家集的布局

归途夕照里,成员们将油灯、弹痕与古柏的意象融入原创剧本《单将铸魂》。次日在旧址里,他们用镜头复刻历史场景:饰演红军宣传员的队员将《守则》布告轻贴墙面,老人颤抖着递来陶罐的清泉……通过这种方式,这段红色佳话不再仅仅依靠口述相传,而是以影像的形式永远流传下去,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和铭记这段光辉的历史。

图 2在将台堡革命旧址剧本拍摄过程

实践团师生肃立于庄严肃穆的将台堡会师纪念碑前,在指导老师深沉的讲述中,重溯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与红一军团主力在此胜利会师、终结伟大长征的光辉时刻。指导老师讲述1936年10月红军将士在此胜利会师的场景。历史的声音穿透岁月,激荡青年之心。实践团成员在纪念碑前久久凝望,先辈们用生命丈量的信仰之路,在年轻一代心中激发出强烈回响。

图 3团队指导老师为成员讲解将台堡红色故事

图 4实践团在将台堡纪念碑前合照

实践团前往单家集采访单秀明老书记。单秀明老同志精神矍铄,谈及过往,眼神里满是对革命历史的敬畏。“母亲是培育的红色种子,她总说,敢拼敢闯才是革命者的模样。”单秀明的话语带着岁月的厚重。她回忆起单家集的变迁,感慨正是老一辈的血性,让这片土地焕发新生。“当代表,不光要为群众办实事,更要把革命精神的根扎深。”谈话间,她细数实干足迹:建农技学校培育两万余人,推广西瓜种植为妇女拓路,建起最早的牛羊市场,四年间发展大批优秀基层青年干部。她强调,“忘了历史,就丢了根;没了精神,就泄了气。”红色故事要靠年轻人接棒,这股融在骨子里的劲儿,得一代代传下去。

图 5为团队成员采访单秀明

实践团联合村委会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民族团结知识竞答活动。活动面向中小学生及老人、妇女群体,吸引了众多参与者踊跃加入,现场气氛热烈融洽。活动由妇联关芳琴与实践团成员共同主持。竞答题涵盖民族历史、文化习俗、政策法规等内容,既富知识性又具趣味性。中小学生们积极举手、抢答踊跃,展现出对民族知识的浓厚兴趣;老年朋友们沉稳应答,分享着民族交往中的珍贵记忆;妇女代表们热情参与,用生动事例诠释着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此次活动以轻松互动的形式,增进了各族群众对民族团结知识的了解,更在欢声笑语中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为构建和谐社区注入了温暖力量。

图 6实践团成员与参与者活动后合照

在单家集村史馆,一场沉浸式的红色历史学习正悄然进行。泛黄的照片、磨损的军帽、锈迹斑斑的马灯……实物展品与场景复原交织,将实践团成员带回红军三过单家集的峥嵘岁月。驻足展区,当年红军与回族群众共饮一壶水、同睡一盘炕的场景复原,让人身临其境。边斌轻声讲述着“红军夜宿单家集”的故事,墙上的路线图清晰标注着红军三次过境时的行军轨迹,仿佛能听见当年的马蹄声与欢笑声。移步西吉将台堡会师展区,巨幅浮雕重现了1936年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的壮阔场景。触摸着高耸入云的会师纪念碑,耳畔似有号角长鸣。实践团成员或驻足凝视,或低声交流,在历史细节中体悟“民族团结、军民同心”的深刻内涵。实物说话,场景叙事。这场沉浸式学习,让红色历史从文字走向眼前,在触摸与聆听中,革命精神的种子悄然扎根。

图 7实践团成员在将台堡纪念馆合照

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让实践团成员们深刻认识到红色历史的厚重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大家纷纷表示,要将在单家集的所学所感带回学校、带入生活,积极传播红色文化,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坚定践行者,让民族团结之花在新时代绽放得更加绚烂。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

最新推荐
与此同时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