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教网 > 高校频道 > 复制内容 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当佛手果遇见青春力量——广东药科大学香黄兴乡突击队助力潮州老香黄香遇新未来

2025-08-06 21:57 来源:中教网  张梓炀 黄淑萍   阅读 5.6千
200
分享

为深度对接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响应“三下乡”服务基层“双百行动”部署,2025年7月18日,广东药科大学医药商学院联合中药学院、食品科学学院组建“香黄兴乡”突击队,赴潮州市湘桥区官塘镇开展“非遗有标,香黄兴香”主题实践。团队通过跟政府对接、非遗探访、产业调研、街头走访等形式,为老香黄这一省级非遗技艺的标准化建设与产业升级提供青年智慧。

政策引领:政校共谋乡村特色产业链

在官塘镇政府座谈会上,文旅部负责人明确表示:“老香黄已纳入乡村振兴重点产业发展规划,计划打造“佛手果种植-老香黄加工-文化旅游”全方位产业链。镇政府通过研学活动、生态园推广非遗文化,期待与高校科技与人才合作。突击队指导老师咸庆飞介绍,此行将结合“药食同源”的价值,为老香黄年份鉴定标准缺失、现代化转型的瓶颈等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推动地理标志产品升级。

▲图为突击队与当地团委开展座谈会

非遗焕新:三十年陈香里的传承与创新

陶瓮开启的瞬间,浓郁的陈香弥漫整个作坊。一直坚持秉承传统工艺“九蒸九晒”的市级非遗传承人范钰淳向队员展示乌黑发亮的三十年老香黄。“老香黄是年份越久价值越高,但是目前行业缺乏科学的鉴定标准,导致大家标准不一,大多都仅凭经验判断。”范老师举起一块珍品感慨道。在其指导下,突击队完成多批次年份样本采集,为成分研究奠定基础。

▲图为突击队成员采访佛手果制作技艺市级非遗传承人

企业在传承非遗技艺的同时,积极探索药食同源的创新路径,将传统老香黄与现代健康理念相融合,开发出系列符合当代消费者需求的健康食品。这些创新成果不仅延续了潮州特色非遗的文化内涵,更通过多元化的产品形态,让传统技艺以更年轻、更时尚的方式走进大众生活,成为连接非遗文化与现代消费的桥梁。

▲图为三十年老香黄

民生温度:青石板路上的非遗烟火气

“晨起一杯醒脾,饭后一盏消食!”在下水门城楼旁的老字号中药铺,店主向队员们热情推荐老香黄饮品。作为日常养生饮品,它具有健脾开胃、消食化痰、润肺止咳的功效,大家对会回甘的老香黄水越来越“上瘾”,这一省级非遗早已融入百姓生活。突击队街头走访10余家店铺发现,老香黄作为药食同源典范,既是药材更是文化符号,承载着潮州人千年的健康智慧。

▲图为潮州街头商铺店主向团员介绍老香黄水

产业溯源:2000亩生态园解锁“生命密码”

团队深入广东省佛手果文旅生态园——国家级佛手果标准化示范区,实地考察从花期到成熟的生长全周期。技术员指出:“这里是老香黄的源头,2000亩基地保障原料品质。”在佛手果文化博物馆,队员们亲眼见到动态“九蒸九晒”制作老香黄非遗工艺全过程,记录了多件历史工具与文献,为产业标准化积累一手资料。

▲图为突击队参观佛手果博物馆

青年担当:跨学科助力非遗现代化

“让老香黄焕发新生,是新时代青年的责任!”队长黄淑萍表示。这支由医药商学院、中药学院、食品科学学院组成的综合团队,将基于调研数据对老香黄年份和成分进行深入分析,设计标准化认证方案,并创新开发年轻化产品线,助力老香黄焕发新生。

▲图为广东药科大学“香黄兴乡”突击队合照

夕阳为佛手果园镀上金色的希望,千年的非遗智慧与新时代的青春力量在此刻交汇。广药大"香黄兴乡"突击队的同学们带着满满的收获准备返程,但老香黄的故事才刚刚翻开新篇章。随着"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深入推进,这次的下乡实践调研,不仅让千年非遗技艺搭上了现代科技的快车,更探索出了一条传统文化与现代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径队员们,带走的是一手调研资料,留下的却是乡村振兴的青春答卷。这些传承千年的手艺,如今正以崭新的姿态,走进更多人的生活,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光彩。

回望这片果园,仿佛能看到老香黄的未来——它不再只是记忆中的老味道,更将成为潮州乡村振兴的一张新名片,带着岭南文化的独特魅力,走向更远的地方。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

/阅读下一篇/

最新推荐
与此同时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