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教网 > 高校频道 > 学子风采 复制内容 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山水田园觅新韵,古村振兴展新颜——中石大学子助力长流水村文旅融合发展

2025-08-06 16:22 来源:中教网    阅读 641
21
分享

青山如黛,碧水长流,古栗飘香,咖啡醇厚。盛夏时节,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古村新韵探索团”走进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镇长流水村,在参与2025年“青年服务国家”首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揭榜挂帅”活动中,深度调研这个因泉水长流不息而得名的古村落,见证其从传统农业村向现代文旅融合示范村的华丽转身。

长流水村成村于明代,村域面积4423亩,旧村落海拔500余米,新村落海拔330米。走进今日的长流水村,实践团队被眼前的景象深深震撼:错落有致的民居掩映在青山绿水间,那眼千年不息的清泉依然汩汩流淌,为这个古老的村落注入着永不枯竭的生命力。

长流水村乡野咖啡馆外景

在长流水村的文旅产业版图中,最令人瞩目的当属已成为“网红打卡地”的乡野咖啡馆。依托村庄优美的自然环境和纯净的空气质量,这家咖啡馆将现代都市的咖啡文化与乡村田园风光完美融合。

实践团队实地调研发现,乡野咖啡不仅为游客提供了高品质的咖啡体验,更成为连接城乡的文化桥梁。游客们在这里既能品尝到精心调制的咖啡,又能欣赏到窗外连绵的青山和古朴的村落风光。咖啡的醇香与古村的韵味相得益彰,形成了独特的“乡野美学“。

“乡野咖啡的成功,证明了传统乡村与现代文化元素结合的巨大潜力。”实践团队指导老师武苏翔表示,这种创新模式为其他乡村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长流水村最珍贵的生态资源当属村内现存的145棵板栗树群,这些树龄均在百年以上的古栗树被誉为“生态活化石“。实践团队深入栗香漫谷,用镜头记录下这些古树的沧桑年轮,每一圈年轮都镌刻着农耕文明的密码。

围绕这一独特资源,村里开发了栗香漫谷休闲商家,推出了古栗文创产品,将生态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游客们在这里不仅能品尝到新鲜的板栗制品,还能了解古栗树的历史文化价值,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有机统一。

实践团在栗香漫谷景观合影

除了乡野咖啡和栗香漫谷,长流水村还发展了乡野烤肉等特色餐饮业态,形成了完整的文旅消费链条。实践团队调研发现,这些业态的成功在于充分利用了村庄的自然禀赋,将简单的农家乐升级为具有文化内涵的沉浸式体验。

古村新韵探索团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为长流水村量身定制了涵盖“红色研学+古栗文创+古村徒步“的综合游玩攻略,为这个古村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专业建议。

“长流水村的发展模式给我们很大启发,它证明了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传统村落完全可以通过文旅融合实现华丽转身。”实践团总结道,这次“三下乡”活动不仅让青年学子深入了解了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更为推动京西浅山区特色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供稿: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古村新韵探索团)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

最新推荐
与此同时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