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教网 > 高校频道 > 学子风采 复制内容 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语脉寻踪·乡音筑梦——湖南应用技术学院“筑梦同心”社会实践队助力港中坪村挖掘“软实力”

2025-08-03 17:38 来源:中教网  邹东菊 沈娟 王海峰 杨峻   阅读 3.2千
103
分享

近日,湖南应用技术学院“筑梦同心”社会实践队走进常德市鼎城区谢家铺镇港中坪村,开展以“语脉寻踪”为主题的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志愿服务活动,通过语言调查与文化挖掘双轨并行,为乡村语言资源保护与普通话推广搭建起坚实桥梁。

“您平时和年轻人交流用方言还是普通话?”“村里有没有代代相传的顺口溜或故事?”在港中坪村的田间地头、农家院落,实践队组建的专业调研小分队正忙着发放问卷、一对一访谈。队员们带着录音设备,耐心记录村民的语言习惯——从日常对话中普通话与方言的混用比例,到不同年龄段村民的语言偏好,再到方言中特有的词汇表达,力求全面梳理乡村普通话使用现状与方言保留情况。

▲图为志愿者深入村民家中调研

“很多老人说的方言词汇特别生动,比如形容天气很热用‘e得很’,这些都是地方文化的活化石。”实践队队员表示,调研不仅是为了掌握语言使用数据,更是为了捕捉那些正在逐渐消失的“语言密码”。截至目前,团队已完成50余份有效问卷回收,录制方言对话音频10余段,为后续建立乡村语言使用图谱奠定了基础。

在语言调查的同时,实践队更注重深度挖掘港中坪村的口头文化宝藏。队员们走访村里的老党员、老教师、非遗传承人,听他们讲述流传已久的谚语、民谣和民间传说。78岁的村民张奶奶回忆起儿时听来的《打渔歌》,哼唱间带着沅水流域特有的韵律,用通俗直白的方言教会一代又一代村民育儿智慧。

▲图为志愿者走访村中老教师

“推广普通话不是要丢掉方言,而是要让村民既能用普通话‘走出去’,也能守着方言‘记得住乡愁’。”实践队指导老师介绍,接下来团队将根据调研结果,在推广普通话的同时,通过举办“方言故事会”“民谣传唱会”等活动,让语言文化“活”起来,助力港中坪村将语言资源转化为文化振兴的软实力。

此次活动不仅为港中坪村的语言文化保护注入了新活力,更探索出一条“推普+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径。当普通话成为乡村对接外部世界的“通用语”,当方言与口头文化成为乡村文旅发展的“特色牌”,语言的力量正悄然唤醒乡村的文化自信,为乡村振兴注入独特的“语脉”动能。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旭 投诉举报

最新推荐
与此同时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