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教网 8 月 3日讯(通讯员 姜柳慈 白珊玉)7 月 7 日,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畜牧兽医学院“沃野新耕” 天府粮仓实践队在自贡市沿滩区联络镇江冲村举办高标准农田建设暨稻渔综合种养阶段性成果推介会,并开展技术交流会,沿滩区各乡镇干部、农业农村局代表及养殖大户齐聚田间,通过展板解读、展品观摩、座谈交流等形式,共探 “稻渔共生” 的乡村振兴路径。
图为实践队师生与众领导合影
实践队将前期走访 50 余户农户收集的需求转化为四大主题展板,从高标准农田建设政策、“三虾两稻” 种养技术、政企农协同模式到项目整体成效,系统呈现 “高标准农田 + 稻渔种养” 融合发展思路。队员们站在田埂边,结合当地农业实际讲解:高标准农田如何筑牢生产根基,“三虾两稻” 如何实现 “一田双收”,政企农联动如何降低农户风险,让展板内容与田间实景形成直观呼应。
图为实践队员讲解高标准农田与稻渔种养模式
展示台上,鲜活的澳龙、罗氏沼虾和小龙虾不时跃动,成为模式成效的最佳注脚。这些从示范基地现场捕捞的水产,与展板上的产量数据、收益分析相互印证,让 “生态种养促增收” 的理念变得可触可感。养殖户们围着展台细看虾苗品质,对照展板技术要点交流提问,现场氛围热烈。
图为成都农院副教授刘海燕讲解三虾俩稻模式
田间讲解结束后,各方人员转至院落继续交流。围绕模式推广中的技术适配、资源对接等实际问题,实践队与地方工作人员、企业代表交换意见,初步形成技术指导、资源联动的协作意向,聚焦具体落地细节展开简要沟通。
图为推介会后与政企校农多方进行的“大院座谈”
下午,实践队师生趁热打铁召开技术交流会,结合上午收集的农户疑问和现场反馈,针对性梳理种养关键技术难点。从虾苗投放密度、水稻品种选择到水质调控标准、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关键技术环节,队员们与指导老师结合江冲村地块特性整理出适配方案,为后续在周边区域的模式推广夯实技术支撑。
图为实践队师生召开的技术交流会
此次活动通过 “展板讲技术、展品亮成果、交流聚合力” 的方式,让 “稻渔共生” 模式更接地气。不仅加深了团队对联络镇农业现状的了解,也为后续长期合作打开了新局面。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学子表示,将持续关注联络镇农业发展,定期派驻师生开展技术指导、产业帮扶和党建共建,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