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药科大学“药翼青山”实践队于今年7月奔赴汕头和广州,开展了一场融思想淬炼、惠民实践、发展探新于一体的暑期社会实践。从历史传承,到基层服务,再到行业探新,实践队立足医药专业特色,从医疗事业发展的历史根脉中汲取前行力量,在基层服务中践行健康使命,于产业前沿解码发展密码,展现药苑学子的“知-行-思”,在岭南热土上奋力书写服务国家战略的青春篇章。
一、 红医薪火:沉浸寻迹铸魂,精神焕新赋能
实践队创新采用“红色基因+健康服务”融合模式,深耕基层,传承医疗工作者的奉献传统。
历史寻脉,故事传薪:
在广州起义纪念馆,队员们抢救性采集战时医疗文物影像,深度挖掘战火中的医者仁心。在汕头谢易初中学,创新推出红色剧本杀课堂,引导中学生绘制“历史·现在·未来”主题长卷,立体呈现医疗事业发展的历史脉络。
图为队员参观广州起义纪念馆
图为队员们为中学生开展红色剧本杀课堂
社区活化,薪火共传:
突击队员们在联合广州安居住房置业有限公司在广州保障性住房社区开展一场健康知识的“医”趣派对,把“讲、记、练”串成一条健康守护链:先用原创相声把村医梁家东的感人事迹说进居民心里;故事里闪现的“仁心、坚守、生命至上”等关键词,随即被居民写成“信念树叶”贴上“医者心愿树”,让感动瞬间可视化;紧接着,队员向居民们现场示范海姆立克急救法,把刚刚在枝叶间被反复提及的“守护生命”口号,立刻转化为可学可会的实操动作,完成从情感到行动的闭环。
图为居民们书写心中的医者信念
图为队员为居民演示海姆立克急救法
图为突击队成员们在广州保障性住房社区的合影
二、 本草润乡:智慧药香惠民,健康扎根基层
实践队深入社区校园,让中医药智慧“飞入寻常百姓家”,助力基层健康防线。
文化浸润,寓教于乐
在谢易初中学及广州社区,开设“草药盲盒猜猜乐”互动课堂,带领居民亲手辨识鱼腥草、金银花等道地药材,现场体验驱蚊香囊制作,让本草芬芳触手可及;创新设计《家庭食药禁忌》折叠手册与棋盘游戏,将“头孢配酒”等生活禁忌知识融入趣味竞技,科普入脑入心。
图为队员在中学讲授香囊知识
图为社区居民制作驱蚊香囊
三、 产业探新:解码百年匠心,激活振兴动能
“吉康探行”小分队聚焦大健康产业前沿,探寻老字号赋能乡村振兴的创新密码。
传承创新,匠心解码
深入王老吉凉茶博物馆,系统学习国家级非遗凉茶技艺精髓,追踪刺柠吉等健康饮品研发历程,见证百年老字号如何将传统工艺淬炼于现代质检体系之中,破译“守正创新”的产业基因。
图为企业负责人讲授产品技艺
责任担当,振兴探路
专访企业社会责任负责人,深度剖析王老吉“绿色制造”、“刺梨产业帮扶”模式、“全球吉文化”的运行机制与显著成效;精心录制公益短视频《吉心守护,健康同行》,并撰写深度寻访报告,展现产业反哺乡村的温暖力量,精准揭示大健康产业人才需求新趋势,为未来深化校企合作、精准育人锚定战略方向。
图为队员们参观王老吉南沙工厂合影
结语
在这场青春实践中,“药翼青山”实践队深入基层,以服务民生、助力振兴为核心,依托“中医药文化”的深厚底蕴惠泽百姓,借助“健康产业”的蓬勃动力探路乡村发展。通过开展主题教育汲取精神力量,以创新科普形式让岐黄智慧走进千家万户,并借助系统性的产业调研破解发展难题。队员们将“药学中西,医道济世”的广药大校训转化为守护基层健康、服务社会的生动实践,更以青春智慧探索出一条“理想信念引领方向、传统文化赋能添彩、现代科技增效提质”的乡村振兴与健康事业协同发展新路径,为“百千万工程”贡献了鲜活的青春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