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教网 > 高校频道 > 复制内容 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推普聚力 共助振兴 |景德镇学院“窑火传声”暑期三下乡宣讲团前往回民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2025-07-27 09:54 来源:中教网  刘晓燕   阅读 4.5万
分享

中教网7月27日讯(通讯员 刘晓燕、杨秦天) 为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普及和应用,助力乡村振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7月20日至26日,景德镇学院“窑火传声”暑期三下乡宣讲团前往安徽省安庆市望江县漳湖镇回民村开展以“推普聚力,共助振兴”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以青春之行,为回民村注入新的活力。

赓续红色血脉,推普助力振兴。

为深入发掘地方红色资源,团队成员走进望江县漳湖镇回民村红色研学中心,聆听93岁渡江战役亲历者董玉发老人的烽火回忆,“子弹擦过下巴,只想快些送解放军过江……”老人颤声讲述1949年船工冒死支援大军横渡长江的壮举,再现了回民们舍生忘死助力全国解放事业的场景。这段“军民同心、民族团结”的鲜活史诗,让队员深刻体悟到回民村的红色历史不仅是当地人民的骄傲,更是激励当代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伟大精神力量。

▲图为团队成员聆听董玉发老人讲解

结合红色教育,团队成员们同步开展推普调研活动。通过采访村民、走访村民家庭,对本地村民的普通话使用情况进行了调研,并向村民们详细讲解了说好普通话对于乡村发展的重要性,引导他们在日常交流和产业经营中自觉运用普通话,以“语言之力”赋能“产业之兴”。通过发放手册、现场讲解等方式,让回民村村民们更加直观地了解普通话的重要性,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实用的语言学习方法和技巧,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动力。

文化浸润童心,推普深度育苗。

在回民村,团队成员们以文化手工体验为切入点,开展“推普助力成长,共筑民族梦想”主题宣讲活动,深化推普成效。面向小朋友,通过宣讲和小游戏的形式,帮助他们意识到说普通话的重要性。

活动中,队员们精心设置了许多互动环节,通过生动有趣的小游戏,激发小朋友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普通话的发音技巧和表达方式。宣讲团成员还为小朋友发放了“回族传统小故事”绘本,通过生动的讲解,引导小朋友们理解故事背后的深刻含义,让他们在阅读中感受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魅力,进一步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

▲图为小朋友体验手工制作环节

手工体验环节,队员们手把手指导小朋友们创作五星图案。剪刀游走间,孩子们不仅锻炼了精细动作能力,更在纹样镂刻中深切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手抄报绘制环节,小朋友们以画笔为媒,描绘对推普工作意义的理解。一幅幅色彩斑斓的作品中,推普主题鲜明跃动,语言规范意识与民族团结理念内化于心。此外,团队成员们还带来景德镇的陶泥,现场展示瓷都传统制陶技艺,指导孩子们捏塑个性化陶艺作品。泥土在掌心流转,孩子们于实践中感悟陶瓷文化的博大精深,文化认同与民族凝聚力在创造中悄然牢。

活动尾声,队员们同全体小朋友齐声高唱《歌唱祖国》。童声清澈嘹亮,用普通话承载对祖国的炽热爱恋,并在推普旗帜上按下自己的“彩色手印”。此次活动通过宣讲、手工等多元形式,在回民村孩子们心中深植说好普通话的种子,为推普工作注入了鲜活的文化生命力。

▲图为团队成员开展宣讲活动

云端直播助农,晚会赋能推普。

宣讲团成员们创新采用“线上+线下”双轨模式,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在回民村葡萄园,成员们架起直播设备,开启“云端助农”之旅。镜头前,队员们以流利普通话详述当地日照充足、土壤肥沃的生态优势,展示葡萄采摘实况并现场品鉴,令观众直观感受葡萄果实甘美。直播不仅拓宽了农产品销路,更吸引更多人关注回民村特色产业。结束后,队员们还手把手教授果农直播技巧,赋能农户自主开拓数字市场,打造可持续的助农振兴机制。

▲图为直播现场

傍晚时分,宣讲团成员在回民村举办了一场热闹非凡的“篝火晚会”。晚会以普通话推广为主题,通过朗诵、歌唱等多种形式,生动展示了普通话的魅力,吸引了众多村民的参与。宣讲团成员用标准的普通话进行朗诵,优美的语句和标准的发音让村民们感受到普通话的韵律之美。宣讲团成员还邀请小朋友一同参与朗诵,不仅让村民们感受到了汉语的独特魅力,更加坚定了他们说好普通话的决心。晚会最后,队员们与村民们共同演唱歌曲,在欢快的歌声中,村民们不仅加深了对普通话的理解,更体会到说好普通话对个人发展、社会交流以及国家建设的重要意义。晚会现场气氛热烈,村民们积极参与互动,通过这种生动活泼的形式,村民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普通话,进一步增强了对普通话的使用意愿。

▲图为晚会现场

青春筑梦,语言薪火照亮乡村振兴梦。景德镇学院“窑火传声”暑期三下乡宣讲团此次回民村之行,凸显了文化传承、红色教育与语言推广的深度交融,团队以普通话为弦,革命故事淬炼使命担当。在剪纸陶泥中播撒文化自信,通过直播篝火间助农助振兴,此次活动,队员深刻认识到,普通话不仅是沟通工具,更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媒介。纷纷表示,将以自己的青春智慧,让这条以普通话为脉络的乡村振兴之路在新时代的乡村沃土上坚实延伸。


撰文 | 杨秦天

图片 | 陈龙、杨秦天

一审 | 刘晓燕

二审 | 李静悦

三审 | 李婷婷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

最新推荐
与此同时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