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教网 > 高校频道 > 复制内容 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教育赋能乡村,青春播种希望

2025-07-26 14:38 来源:中教网  刘栋   阅读 2.7万
897
分享

中教网7月26日讯(通讯员 刘栋 曹芸麓 李晨曦)为助力基础教育薄弱地区发展,精准关爱乡村留守儿童,山西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晨曦护苗”助学服务队组织百余名志愿者于7月9日前往忻州市保德县第四小学、运城市临猗县闫家庄高级小学等五所乡村学校,开展为期累计90天的教育帮扶行动。团队创新构建“一主三类九项”课程体系,累计服务超800课时,惠及240名留守儿童及困境儿童,取得了显著成效。

创新课程体系,打造教育帮扶新模式

团队以“文化教育+素质拓展+心理关爱”三位一体的帮扶模式,精心设计了“一主三类九项”课程体系。在文化教育方面,除了常规的暑假作业辅导外,特别针对乡村教育特点开发了小升初衔接课程。

特色课程亮点纷呈:“数”说党史宣讲将数学知识与红色教育巧妙结合,通过数学图表展示党的光辉历程;科技创新课上,孩子们用纸板、透镜自制VR眼镜,在实践中感受科技魅力;“时光投递”心理课堂引导孩子们用书信与未来的自己对话,疏导成长困惑。在“我与数学有个约会”特色课程中,志愿者们设计了“数学魔术”“数学游戏”等寓教于乐的教学形式,使参与学生在数学学科的理解能力和学习兴趣上获得显著提升。

▲图为志愿者带领学生做心理沙盘游戏

▲图为志愿者为学生讲解科技知识

多维素质拓展,促进全面发展

团队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素质拓展活动。在传统文化传承方面,志愿者们带领孩子们体验汉服礼仪、尝试古法造纸,让非遗技艺焕发新生;在安全教育方面,开展实战演练,提升孩子们的自护能力;户外拓展活动中,“数学定向越野”将知识运用与体能训练完美结合,深受孩子们喜爱。

▲图为志愿者组织学生开展防溺水飞行棋游戏活动

▲图为志愿者为学生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课堂

红色基因传承,厚植家国情怀

团队充分发挥师范院校优势,将红色教育融入日常教学。通过“党的故事我来讲”活动,孩子们化身小小讲解员,讲述革命先辈的感人事迹;在红色教育基地,志愿者们采用“情景再现”教学法,带领孩子们重走抗战路、共唱红色歌曲。这些活动不仅增强了学生们对党和国家的认同,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爱国奉献的种子。

▲图为志愿者开展“党的故事我来讲”党史宣讲课堂

科技赋能教育,创新帮扶形式

团队积极探索“互联网+教育”帮扶新模式。在“走进编程”课堂上,志愿者们通过Scratch等可视化编程工具,带领孩子们制作简单动画和游戏,培养计算思维;此外团队带领学生们走进保德县科技馆,活动中,志愿者为孩子们讲解了各种与数学有关的趣味知识;通过科技馆的互动展品,为孩子们展现了材料科学的魅力;展馆参观环节中,孩子们在志愿者的带领下,近距离接触科技展品,感受数学与科学的魅力。

▲图为志愿者教学生使用显微镜观察微观世界▲图为志愿者带领学生做“风的形成”实验

▲图为志愿者为学生讲解“改变世界的材料”知识

▲图为志愿者开展“积木式编程”课堂

未来,“晨曦护苗”助学服务队将持续深耕“科技+教育”融合路径,让优质课程资源跨越山海、扎根更多乡村校园,以创新活力赋能青少年全面发展,用知识与担当续写助力乡村教育振兴的新篇章,让每一颗童心都能在科学的滋养下向阳生长,让每一份梦想都能在教育的托举中绽放光芒。

▲图为志愿者与学生的大合照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

最新推荐
与此同时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