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教网 > 高校频道 > 复制内容 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合肥工业大学“红芯光迹”学生实践队赴福建古田调研绿色生态赋能红色文旅新路径

2025-07-26 17:38 来源:中教网  葛奕滔、葛正元、朱宇轩   阅读 5.6万
分享

2025年7月6日至11日,来自合肥工业大学微电子学院的9名“红芯光迹”实践队队员来到了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在红色圣地古田镇开展了“三下乡”社会实践,重点调研古田在新时代如何推动绿色生态赋能红色文旅。

探访纪念馆,溯源红色历史

7日上午,实践队首站抵达古田会议纪念馆。纪念馆内,一件件饱经沧桑的文物,无声讲述着古田会议扭转乾坤的关键抉择;一幅幅定格烽火岁月的图片,深刻传达着古田会议历久弥新的精神内涵。队员们沉浸其中,对党指挥枪的根本原则如何在风雨如磐的年代确立并指引革命航向,有了具象而深刻的认知。大家认识到,正是在古田这片红色热土上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根本原则,熔铸了人民军队“听党指挥”这一深入骨髓的忠诚信仰和“秋毫无犯”的严明纪律。这份信仰,是先烈们在血火考验中用生命守护的誓言;这种纪律,是革命队伍凝聚力量、战胜艰险的生命线。

▲图为实践队参观古田会议纪念馆

访谈老前辈,传承红色星火

在古田会议纪念馆肃穆庄严的氛围中,一次珍贵的偶遇为学子们点燃了不灭的精神火炬——开国上将朱良才同志的女儿朱筱秋女士亲切现身。她的到来,瞬间让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变得可触可感。

朱筱秋女士以平和而有力的语调,将大家带回到父辈们筚路蓝缕、披荆斩棘的峥嵘岁月。她娓娓道来那些尘封于历史却闪耀着永恒光辉的故事:父辈们如何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下坚持革命信念,如何在枪林弹雨中践行对党的无限忠诚。她的讲述并非宏大叙事,而是聚焦于细节——是一条扁担,是一根灯芯,生动勾勒出老一辈革命家钢铁般的意志与纯粹无私的品格。

朱女士的讲述,字字句句如星火,饱含着历史的回响与时代的召唤,点燃了现场每一颗年轻的心。学子们屏息凝听,眼中闪烁着崇敬与思考的光芒,仿佛穿越时空,触摸到了那滚烫的信仰温度。革命先辈们用生命守护的理想,此刻在他们心中激荡起强烈的共鸣。

▲图为实践队队长采访开国上将朱良才之女朱筱秋女士

遍历旅游区,寻找红绿结点

古田旅游区涵盖了古田会址、荷园、毛主席纪念园、红军蜡像馆、红军会址等多处景点。作为古田旅游区乃至整个古田的核心,古田会址成为7日下午的首要参访地点。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一扇小窗,一根灯芯,将大家带回了那个风雨飘摇,惊雷将要刺破黑暗的年代,真切地感受到‘信仰的高度’——那是超越个人生死、矢志不渝的追求;触摸到‘理想的温度’——那是先辈们用热血浇灌、至今依然滚烫的力量源泉。

此行不仅是一次跨越时空的思想淬火,更承载着探索革命老区“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融合发展新路径的明确任务。青年学子们在革命圣地汲取精神滋养、感悟红色伟力的同时,也将目光投向古田及周边地区得天独厚的绿水青山。参访会址后,他们实地走访了荷园、毛主席纪念园、红军蜡像馆、红军会址及居民区,对当地红色文旅开发及其与绿色生态的结合有了基本认识。

▲图为实践队队员实地考察荷园

游览梅花山,深化绿色理解

8日,实践队赴梅花山自然保护区调研。队员们对虎园、红豆杉林、食草动物区等生态区域进行了深入调研,了解了保护区在生态保护、科普教育、生态旅游等方面的具体举措与成效。调研过程中,实践队员们向游客和当地民众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着重调研他们的游览体验,并借此引出他们对于将红色历史文化资源与自然生态有机结合的建议和看法,收获了宝贵的调研成果。

本次实践是对古田绿色发展情况调研的关键补充,与前一日的红旅区考察共同构成深入研究的基石。接下来,实践队将基于这些工作基础展开更加专业和深入的调查研究。

▲图为实践队队员学习了解梅花山的生态保护举措

▲图为实践队队员向游客展开采访与问卷调查

拜访专业人,求问红绿未来

次日,实践队来到古田镇政府,拜访了古田管理中心的廖衍钦先生。访谈伊始,他介绍了古田在中国革命史中的重要意义及当地推进的工作,字里行间体现着对这片红色圣地的高度重视与深情。

实践队成员就古田红色文化进一步采访了廖先生,以深入了解古田红色文化的历史传承和现实意义。谈及红绿融合,廖先生表示,古田正在积极推进红色文化与绿色生态的深度融合。通过建设步云生态文明学院等联合项目,进一步实现红色精神传承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协同发展。政府希望通过这些举措,让古田不仅成为红色教育的重要基地,也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典范。

为全面了解旅游业运营,实践队采访了古田圣地旅游公司负责人张先生和廖先生。据介绍,这家国企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日常运营中,公司通过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直播带货及“云游古田”小程序等多渠道宣传,提升知名度和体验。收入主要来自门票、摊点租金、讲解费及停车费。

同时,公司也面临一些现实问题,如节假日游客激增时的秩序维护、夜间经济发展不足、年轻员工流动性较大等。对此,负责人提出,希望政府能给予更多政策支持,延长商铺营业时间,举办大型夜间活动,激发古田夜间经济活力。

隔日,实践队成员来到梅花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在这里与保护区管理人员、负责人进行了深入交流,详细了解了保护区在生态保护方面的具体措施和成效。

在实践主题所聚焦的红绿联动方面,保护区面向参观红基地的中小学生宣传动植物知识,推行红绿教育联合宣传,并探索与其他单位合作,推动生态与文旅的有机融合。管理人员强调,这种结合旨在产生凝聚效应,而非元素简单相加。

管理人员在访谈中表示,对于生态旅游,保护区持谨慎态度,主张仅在保护区外围开展。对于开发与保护的关系,他们认为绝对保护并不现实,开发与保护是在矛盾中相互促进与协调的。只有在开发中注重保护,在保护中合理开发,才能实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能为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图为实践队队员访问政府管理人员与公司相关负责人

▲图为实践队队员采访梅花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相关负责人

红芯光迹”实践队,永远在路上

本次社会实践并非纸上谈兵,实践队员们牢记“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通过在古田的深度、全方位调研解码了古田镇新时代的红绿融合发展全景图。古田会议所体现出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基层党组织扎根群众的工作方法,以及新时代古田人民对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实践队员们深刻感受到古田厚重的红色底蕴与绿色发展的蓬勃生机。

实践队在总结研究后认为,古田的红色文化资源与绿色生态资源相辅相成,未来发展应注重以下几点:一是继续深化红色教育与生态保护的融合,开发更多适合青少年的研学课程;二是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游客体验,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三是加大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方式,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四是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开展生态保护研究,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未来,实践队将继续关注古田红色文旅与绿色生态融合发展的实践经验,积极总结调研成果,为革命老区的振兴发展贡献青年智慧与力量。

从星火燎原的红色圣地,到万物共生的绿色秘境,古田正书写“红绿融合”的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让人们共同期待,这片热土将在保护与发展中奏响更加激昂的时代强音!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

最新推荐
与此同时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