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湛江科技学院赤壤新禾实践团深入湛江市坡头区乾塘镇南寨村,开展了三场别开生面的 “三下乡” 直播助农活动。团队以乾塘荷花世界的万顷荷塘为产品最亮眼的背景板,结合搭建的乡土直播间,为当地莲藕粉、莲藕粉丝、红薯粉、红薯粉丝等特色农产品搭建起线上销售桥梁,用青春力量助力乡村振兴。
直播前夕,湛江科技学院赤壤新禾实践团成员专程走进乾塘荷塘,跟着藕农学采藕。七月的荷塘闷热难耐,淤泥没及小腿,队员们挽起裤腿深一脚浅一脚地摸索,莲茎的细刺不经意间划破皮肤,汗水混着泥水往下淌。这份亲身体验成了直播 “活素材”。
图为赤壤新禾队员帮助藕农采摘莲藕。龙观铭 供图
直播中,队员们将挖藕经历化作生动解说。“阿叔手把手教我们顺着莲藕凹凸纹路摸索,指尖探到藕节凹陷处,再用水管冲开黑泥,才拔出完整藕段,那一刻的激动现在都记得。” 一位队员举起莲藕粉说,“就像这粉,用的是阿叔说的圆节粉藕,磨出来细得能透光,难怪冲调后这么顺滑。”
拿起莲藕粉丝,她们又笑着回忆:“阿姨带着我们区分脆藕、粉藕,说脆藕适合炒,粉藕适合熬汤,现在知道这粉丝选的都是优质鲜藕。看这粉丝韧劲,就像他们掌心的老茧,在晨光里泛着淡红,豁了口的门牙笑起来特别亲切 —— 是他们的汗水,才有这好收成。”这些带着泥土温度的讲述,让网友更懂每份特产背后的辛劳,直播间互动愈发热烈。
直播镜头中,实践团成员们身着统一队服,精神饱满地面对屏幕前的网友。展示莲藕粉丝时,队员们特意提前煮好一份,透过镜头清晰呈现粉丝的晶莹剔透与爽滑口感。“大家看,我们乾塘的莲藕粉丝久煮不烂,嚼起来特别有韧劲,这都是因为选用的是本地优质莲藕,经过传统工艺制作而成。” 队员们热情地向网友介绍着,言语间满是对乾塘特产的自豪。
图为赤壤新禾队员直播试吃莲藕粉丝。龙观铭 供图
为了让网友更直观地感受红薯粉的天然细腻,一位队员大胆尝试将粉末轻轻涂抹在脸颊,笑着说:“大家看,我们的红薯粉细腻到可以当‘散粉’,这足以证明它没有任何杂质,绝对天然健康。” 这一接地气的展示方式,瞬间点燃了直播间的互动热情,评论区纷纷留言 “太真实了”“我要买”。
图为赤壤新禾队员直播带货红薯淀粉。龙观铭 供图
长时间的讲解让队员们的嗓音逐渐沙哑,但他们始终保持着微笑与耐心,认真回答着网友的每一个问题。“产品保质期多久?”“怎么做好吃?”“能包邮吗?”…… 对于这些问题,队员们都一一细致解答,用真诚打动着每一位观众。
三场直播下来,实践团的努力收获了丰硕成果。据统计,单场直播最高观看人数达 1.1 万,点赞数高达 8.8 万,三场直播累计吸引超 2.5 万网友观看,有效带动了当地特色农产品的线上销售。许多网友表示,通过直播不仅买到了优质的农产品,更感受到了乾塘镇的风土人情和实践团成员的青春担当。
图为赤壤新禾队员在乾塘荷花世界直播带货。龙观铭 供图
湛江科技学院赤壤新禾实践团的此次直播助农活动,是高校学子积极参与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未来,相信会有更多的青年学子投身于这样的活动中,用知识和力量助力乡村发展,让更多的乡村特产走出乡村,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