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教网 > 高校频道 > 复制内容 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用青春暖意,点亮养老院的午后时光——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韵青禾”实践团开展水利科普实践活动

2025-07-22 13:18 来源:中教网  吴泽林   阅读 1.2万
414
分享

七月荷风,暑气渐盛;敬老情浓,美德传承。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传统美德,推动志愿服务精准化、常态化发展,助力幸福养老事业,同时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服务社会的实践力量,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资源学院“水韵青禾”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郑州市管城回族区福属地养老院,开展“敬老助老传温情”主题实践活动,为老人们带来文艺演出与暴雨避险安全科普。

图为实践队员出发留影

为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推动志愿服务精准化、常态化发展,助力幸福养老事业迈向新台阶,7月5日下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资源学院“水韵青禾”暑期社会实践队深入郑州市管城回族区福属地养老院,开展了一场主题为“敬老助老传温情”的实践活动。

图为实践队员送老人下楼

文艺演出展青春活力 岁月同歌融浓浓温情

歌声与舞步交织,青春与岁月相逢。一场精心编排的文艺演出,让养老院里的时光变得格外温馨。

社会实践队队员于福属地养老院举办了文艺演出。下午三点半,文艺演出拉开序幕。唱到高潮时,几位老人不约而同地加入合唱,沙哑却真挚的声音与队员们的青春嗓音交织,空气里飘着岁月的沉香。互动环节里,队员们带来了改编版的《小苹果》舞蹈,更营造出欢乐祥和的氛围,为长者们呈现了难忘的视听盛宴。

图为实践队员带领老人跳舞

暴雨科普传实用妙招 专业守护显青年担当

文艺演出落幕,关爱仍在延续。实践队化身科普使者,用专业知识为老人的安全筑起防护墙。

演出结束后,实践队便开启了精心准备的暴雨避险科普环节。这部分内容是队员们结合老人的认知特点和实际需求,耗费数日才打磨完成的。考虑到老人们可能对复杂的文字和表述接受起来有难度,队员们特意自编了暴雨避险 “三字经”。“遇暴雨,别慌张,关门窗,断电源……” 每一句都简洁明了,朗朗上口,方便老人记忆。

科普正式开始,队员们没有选择生硬的宣讲方式,而是以河南方言为载体,逐句向老人们解读。他们先用标准的普通话念出一句,再转换成地道的郑州方言重复,确保老人们能听清、能听懂。“就像平时拉家常一样,这样爷爷奶奶们才不会觉得陌生。”一位队员说道。在解读的同时,队员们还配合着形象的手势演示。讲到“关门窗”,就双手做出拉拢门窗的动作;讲到“断电源”,则模拟拔下插头的姿势;讲到 “勿外出”,便轻轻摇手示意。抽象的文字变成了直观的动作,老人们看得认真,不时跟着模仿。​

除了口头讲解和手势演示,队员们还将精心编制的暴雨自救知识手册逐一发放到老人手中。手册的字体特意放大,内容也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呈现,方便老人阅读。发放过程中,队员们时刻关注着老人们的反应,对于他们提出的疑问,都耐心、细致地解答。一个小时里,队员们发放了50余份手册,解答了20多位老人的疑问。

图为实践队员为老人讲解

   寸草春晖映桑榆 青春接力续新篇

一句认可,一份期盼,是活动最好的注脚。实践队的付出温暖了老人,也让志愿服务的意义愈发明了。

活动结束后,福属地养老院院长代表全院向实践队递交了一封饱含深情的感谢信。信中写道:“实践队以青春之力点亮长者生活,用专业知识守护老人安全,不仅为养老事业注入了新活力,更为尊老敬老传统赋予了新内涵。”字里行间,尽显院长对实践队工作的高度认可与诚挚感谢,也彰显了此次活动取得的丰硕成果。院长还说,已有老人询问队员们下次来访的时间,“这种有专业含量的志愿服务,才是老人们真正需要的。”

图为实践队员合照留念

“以青春之我,担时代之责,扬敬老之风,铸仁爱之魂。”此次实践活动,是新时代青年将专业知识服务于社会、以实际行动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生动缩影。实践队全体队员坚信,当青春的活力与专业的力量融为一体,定能为社会注入源源不断的正能量,让传统美德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绚烂的光芒,为实现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贡献属于青年一代的磅礴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

最新推荐
与此同时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