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至10日,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探究特色农业发展路径,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品仙游桔柚甘香,探乡村振兴良方”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以下简称为实践队)深入莆田市仙游县游洋镇,开展科技助农与红色教育相结合的实践活动。在生命科学学院林瑞余教授等老师的带领下,一支由本硕博学生组成的实践团队,五天以来辗转田间地头、企业园区与红色旧址,以专业学识把脉产业瓶颈,以赤诚初心汲取奋进力量。
首日启程,多面调研摸实情
7月6日,实践队在嘉丰农业有限公司桔柚基地正式启动三下乡实践活动。采样组深入果园,在老师指导下学习辨识黄龙病等典型症状,严格按照科研规范对疑似病株进行叶片与根际土壤采样。与此同时,问卷调查组走进桥光村,与村干部林建思深入交流,了解村情农情,并拜访乡贤林振禄,聆听其创业历程与反哺家乡的事迹。当日下午,全员分组对本地消费者进行街头访谈,洞察桔柚市场痛点,为桔柚产业未来发展提供方向。
图为实践队队员对消费者进行问卷调查与交谈了解其对桔柚的消费状况。许碧霞 供图
深入基地,科技采样研技术
7月7日,实践队顶着酷暑转赴绿峰果业与米鑫农业基地。在绿峰果园,队员们针对长势异常的果树,精准采集叶片、根系及土壤样本,分类标记后低温保存。在米鑫农业,队员们重点考察了创新型桔柚-大豆间作模式,听取农技人员讲解大豆根瘤菌固氮对改良土壤、促进桔柚生长的作用原理,并采集对比样本进行实证研究。采样结束后,团队返回驻地集中整理样本资料,将田间观察转化为详实数据,为后续实验室分析奠定基础。
图为队员在绿峰果业有限公司果园内采样。毛颖睿 供图
7月8日,实践队将目光投向国家级仙游台湾农民创业园核心产区,密集走访了尚好生态农业、广晋生态农业、龙佑生态农场及兴旺家庭农场。在尚好公司果园,团队直面黄龙病防控困局,详细记录了病株情况以及褐斑病、灰霉病、溃疡病等病害,并排查了果蝇、红蜘蛛等虫害,系统采集植株与土壤样本。在与技术人员的交流过程中,队员们结合专业知识,就栽培管理、病虫害生态防控等方面提出了技术建议。午间,实践队与里洋村干部展开座谈,深入了解该村人口结构、经济状况与发展诉求,围绕产业规划、品牌建设等展开讨论。下午在里洋村果园继续调研时,团队发现部分果树存在根腐病及蚧壳虫危害,随即与果农探讨防治措施,并现场指导生物农药的正确使用。
座谈献策,聚焦瓶颈谋发展
经过连日扎实调研,7月10日上午,实践队与游洋镇政府召开专题座谈会。镇政府领导系统剖析了当地桔柚产业发展的核心瓶颈:标准化生产不足、产业链条短、市场抗风险能力弱,以及黄龙病等病虫害的严峻挑战。队员们基于田间走访、农户交流及台创园考察获得的的一手资料,积极建言献策,提出推广科学化管理与绿色防控技术、探索“农业+旅游”融合模式以提升附加值、引进台湾优质品种优化结构等建议,致力以科技创新为产业注入新动能。
图为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座谈会现场。 毛颖睿 供图
红色研学,追溯初心强信念
实践队此行不仅深耕产业一线,更注重精神洗礼。10日下午,团队专程赴兴山村中共仙游上宫支部旧址及陈国柱故居开展主题教育。在闽中地区第一个中共支部的诞生地,队员们通过历史图片与详实讲解,深切体悟陈国柱等革命先辈在1927年白色恐怖下传播火种、领导斗争的坚定信仰与无畏精神。在陈国柱故居,其革命书信、生活物品及家风资料,生动展现了这位闽中革命领导人为民族解放鞠躬尽瘁的赤诚初心,深深震撼了在场学子,为其筑牢红色信仰根基注入了强大动力。
图为实践队于中共仙游上宫支部参观学习。 刘嘉莉 供图
实践收官,青春聚力助振兴
此次三下乡实践活动中,队员们深入田间地头、对话产业一线、追寻红色足迹,是一次宝贵的实践历练,极大提升了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深化了对国情农情的认知。实践队通过扎实的产业调研、病害采样分析以及与地方政府、企业的深入座谈,精准把脉桔柚产业发展瓶颈,提出针对性建议,为仙游特色农业升级贡献了农科智慧和青年方案。福建农林大学的青年学子们,正以实际行动践行“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誓言,努力为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贡献澎湃的青春智慧与力量。
撰文|朱依琳 李正晔 毛颖睿
图文|许碧霞 毛颖睿 刘嘉莉
审核|林瑞余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