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教网 > 高校频道 > 复制内容 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从“最后一公里”到“最暖一颗心”——国家资助政策温暖廉江学子求学路

2025-07-11 23:39 来源:中教网  陈清霞   阅读 1.5万
496
分享

通讯员 陈清霞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惠民政策,推动教育公平发展,2025年7月3日至9日,湛江幼儿师范专科学校“红星筑梦 助学领航”宣讲团深入湛江市廉江市石岭镇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国家资助政策下乡行活动。此次活动以“五位一体”的创新宣传模式为抓手,累计服务当地师生及家长100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900余份,切实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图为宣讲团成员合影

    精准宣讲进校园 筑梦工程暖人心

    宣讲团针对石岭中学初中、高中学生开展“靶向式”政策宣讲。创新采用"朋辈教育"模式,选拔8名优秀受助学生担任“资助宣传大使”,精心组织开展了多场“资助政策宣讲会”,通过“现身说法”解读政策要点。活动现场设置“政策咨询点”,累计服务学生500余人次。“以前总担心考上大学交不起学费,现在才知道国家有这么完善的资助体系,我一定要加倍努力!”一位高二学生在咨询后激动地表示。

图为开展资助政策宣讲会

图为在中学门口设"政策咨询点"

图为在政策咨询点为学生答疑

    暖心走访入农户 惠民政策送到家

    宣讲团深入石岭镇偏远的苏茅角村等4个行政村,开展“政策入户·温暖到家”专项行动,重点走访了38户贫困家庭和革命老区群众。队员们秉持“政策落地、温暖入心”的工作理念,既当政策“宣讲员”,又做群众“贴心人”。将政策性语言转化为老百姓听得懂的“大白话”。在低保户李阿姨家,队员们用当地方言详细讲解“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帮助其女儿成功办理贷款手续。走访过程中,队员们还特别注重思想引导,鼓励受助学生常怀感恩之心,用知识改变命运,以才干回报社会。

图为走访贫困家庭

图为在乘凉的树荫下为村民宣传政策

图为入户给家长及学生详细讲解国家资助政策

    便民服务全覆盖 政策宣传无死角

    宣讲团创新构建"1+3+N"惠民政策宣传体系,即以镇文化站为主阵地,在人流密集的镇中学门口、学生宿舍区、乡村小学设立3个固定咨询点,辐射周边4所乡村小学和石岭镇的各街道小巷。通过手绘横幅标语引导、海报展板解读、手册资料详解等形式构建起立体化的宣传网络。结合本地真实的受助案例,生动讲解从义务教育到高等教育全学段的资助政策体系。据统计,活动期间累计接待咨询群众300余人次,真正实现了政策宣传“接地气、有温度”。

图为在学校门口宣传资助政策

图为在学生宿舍区宣传资助政策

图为在石岭公园宣传资助政策

    榜样引领树标杆 励志教育润心田

    7月8日举办的“榜样故事分享会”将活动推向高潮。5位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得者作为“青春领航员”,用真挚朴实的话语分享了他们在国家政策温暖护航下自强不息的成长故事。宣讲团团长(受助学生)刘小平的发言尤其感人:“两年前,是国家助学政策为我点亮了希望的明灯,让我有机会走进大学殿堂。今天,我选择送国家资助政策回到家乡,就是要做一盏传递光明的灯,让更多像我一样的孩子看见未来的可能。”分享会结束后,许多学生自发围住演讲者请教交流,励志的火种在这个夏天悄然播撒。

图为榜样故事分享会现场

图为榜样故事分享会上参会同学踊跃互动

    数据驱动优服务 精准施策显成效

    为确保政策宣传取得实效,宣讲团设计了科学的调研方案。运用“线上问卷+线下访谈”相结合方式,累计回收有效问卷412份,深度访谈60余人次。调研数据显示,当地群众对资助政策的知晓率实现跨越式提升,从47.6%跃升至90%,政策落实满意度达91%。切实打通了国家资助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让惠民政策真正走进廉江市石岭镇的千家万户。

图为学生在正在做调查问卷

此次"红星筑梦 助学领航"宣讲团政策下乡行活动,通过创新"五位一体"宣传模式,不仅有效提升了国家资助政策的知晓率和覆盖面,更在石岭镇播撒了教育希望的种子。宣讲团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传递政策温暖,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庄严承诺。让国家教育惠民政策在乡村振兴中持续发力,助力更多寒门学子圆梦成才。

撰文 | 贾佩旋

图片 | 贾佩旋

一审 | 林哲潼、许钰婷

二审 | 刘小平

三审 | 陈清霞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

最新推荐
与此同时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