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教网 > 高校频道 > 三下乡 复制内容 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探寻文化根脉,助力乡村振兴——小橙故事实践队屈原故里文化之旅

2025-07-11 23:18 来源:中教网  柳杨梓迅   阅读 824
27
分享

中教网7月11日讯(通讯员 柳杨梓迅)在三峡库区连绵起伏的青山绿水之间,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以其深厚而独特的文化底蕴,吸引着无数探寻的目光。这片土地,不仅是长江冲刷孕育的沃土,更是华夏文明星河中一颗璀璨的星辰,其魅力源自于源远流长的屈原文化、波澜壮阔的三峡文化以及甜蜜芬芳的柑橘文化,三者交织,共同谱写着秭归别具一格的传奇。近日,武汉东湖学院的青年队伍——“小橙故事”实践队,怀着对文化根脉的敬畏与好奇,踏上了这片承载着千年记忆与时代新声的土地,开启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文化寻根之旅。

▲图为小橙故事实践队在屈原故里合照

屈原,这位在中国文学史上熠熠生辉、在民族精神图谱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伟大诗人和爱国者,其不朽的精神与传奇的人生,如同深深烙印一般,刻在了他的故乡秭归的每一寸土地上。秭归县,地处湖北省宜昌市,不仅享有“中国脐橙之乡”的美誉,其境内流传的“屈原故里端午习俗”更是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彰显了此地文化的独特性与影响力。屈原文化、三峡文化、柑橘文化,这三大特色文化如同三条奔腾不息的河流,在秭归这片热土上汇聚、交融,共同滋养着这里的人民,也塑造了秭归独一无二的文化风貌,使其成为探寻中华文明脉络不可多得的一处坐标。

▲图为屈原祠正门

“小橙故事”实践队的旅程,首站便直抵那座矗立于香溪河畔、寄托着世代缅怀之情的屈原祠。这座庄严肃穆的祠堂,不仅是建筑艺术的展现,更是屈原精神不朽的象征。队员们缓步其间,仔细聆听关于屈原生平事迹的讲述,沉浸于对其文学成就的研读之中。他们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到了这位“楚辞”之祖的炽热爱国情怀,体会着他“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着探索精神,以及他对家国命运的深切忧虑与不懈求索。屈原的《离骚》、《天问》等鸿篇巨制,不仅是中华文学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其深邃的思想、瑰丽的想象与浓烈的情感,早已超越了时空界限,成为世界文化殿堂中不可或缺的瑰宝,持续滋养着后世的心灵。

▲图为屈原相关书籍

目光从历史的长河中收回,实践队将视线投向了更为广阔的三峡大地。三峡地区,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其悠久的历史与独特的地理风貌共同孕育了丰富多彩的三峡文化。秭归,作为三峡库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是这文化版图上的关键节点。队员们走进三峡博物馆,馆内陈列的从新石器时代到近代的各类珍贵文物,如同一条流动的历史长河,无声地诉说着这片土地的沧桑变迁与人文积淀。通过这些沉默的“讲述者”,队员们得以窥见三峡文化那博大的内涵与精深的底蕴,从古老的石器到精美的陶器,从简朴的青铜器到细腻的书画,每一件展品都承载着先民的智慧与梦想,让队员们深刻体会到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力量。

▲图为秭归相关文创产品

文化的生命力,不仅在于历史的沉淀,更在于当下的实践与未来的传承。队员们细致了解秭归县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的具体举措与显著成效。从传统村落保护与活化利用,到特色乡村旅游的开发与推广;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发展,到现代农业生产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秭归县正以多元化的路径,推动着乡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与文化事业的繁荣兴盛。队员们深刻地认识到,文化并非束之高阁的陈迹,而是深深植根于乡土社会,是激发内生动力、凝聚人心、引领风尚的重要软实力,在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关键角色。

此次秭归的文化之旅,对于“小橙故事”实践队的队员们而言,无疑是一次知识与情感的双重洗礼。他们不仅得以近距离触摸到屈原文化、三峡文化、柑橘文化等多元文化交织而成的秭归之魂,更亲眼见证了这片土地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依托自身独特文化底蕴优势,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稳步前行,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就。这些鲜活的见闻与深刻的感悟,极大地加深了队员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热爱,也进一步坚定了他们作为新时代青年,传承文脉、弘扬国粹、服务社会、报效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陈晓红 投诉举报

最新推荐
与此同时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