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教网7月9日讯(通讯员 何郭淋)七月的风裹挟着盛夏的炽热,也捎来了青春逐梦的邀约。在大学生活的最后一个暑假,我加入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情暖童心,助力振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这段与乡村、与孩子们、与红色记忆交织的时光,如同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在岁月的长河中徐徐展开,成为我生命中永不褪色的珍贵篇章。
“三下乡”,这看似简单的三个字,却承载着文化传播、科技赋能、卫生关怀的重任。它是连接城市与乡村的桥梁,是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强劲动力,更是满足广大农民精神文化需求的暖心行动。带着这份使命与期待,2025 年 7 月 2 日,我们踏入了泸州市叙永县摩尼镇金榜村新苗实验小学,开启了为期五天意义非凡的实践之旅。
初到学校,“破冰”行动如同一缕温暖的阳光,驱散了彼此间的陌生与隔阂。我们与小朋友们亲切互动,用真诚的笑容和耐心的话语,渐渐打开了他们的心扉,也让家长和老师们放下了心中的担忧。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信任的种子在我们与孩子们之间悄然种下,为后续的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紧接着,精彩纷呈的科技小游戏登场,这无疑是本次教学的一大亮点。我们带着精心购置的教具,与孩子们一同探索科技的奥秘。“传话筒”“压力差”“手拉小风扇”“空气炮”等趣味十足的游戏,瞬间点燃了孩子们的热情。在“手拉小风扇”的制作过程中,他们宛如一个个小发明家,充分发挥创造力,用简单的构件组装出形态各异、充满童趣的小风扇。当“传话筒”制作遇到困难时,孩子们那一声声稚嫩的“老师,我这里不会,可以教我吗?”,满是对知识的渴求。看着他们一次次尝试、改进,最终成功时脸上绽放的灿烂笑容,我深深感受到科技的魅力正如同点点星光,照亮了孩子们探索未知的道路,而我也为他们的成长感到无比骄傲。
除了科技探索,传统文化及知识讲座同样精彩。在漆扇拓印和艾草香包制作活动中,孩子们仿佛穿越时空,与传统文化来了一场亲密邂逅。他们在扇子上尽情描绘自己心中的美好,水果、美食跃然扇面,每一笔都展现着无限的创意与想象。这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孩子们内心世界的生动表达,让我们得以走进他们纯真而丰富的精神世界。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始终以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激发他们对科技、传统文化的兴趣为目标。尽管这里教学和生活条件都不算优越,但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如同一簇簇跳动的火焰,驱散了所有的艰辛。他们从不抱怨环境的艰苦,反而用最真挚的笑容和热情回应着我们的付出。这份纯粹的热爱,化作了我们前进的动力。每当看到他们在课堂上专注地制作手工,主动与我们分享内心的想法,一种难以言表的欣慰和成就感便涌上心头。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重走长征路”的活动让这句诗有了更深刻的诠释。出发前,望着那段险峻、陡峭、漫长的山路,大家心中不免有些忐忑。约一个半小时后,我们抵达山脚下的纪念碑。随后,仅用一个小时,我们便登上山顶。那一刻,映入眼帘的那一抹鲜艳的红旗,在风中猎猎作响,仿佛在诉说着革命先辈们为新中国的诞生所做出的巨大牺牲,也昭示着新时代中国青年肩负的使命与担当。下山的路充满挑战,碎石如同人生路上的重重困难,但我们携手同行,相互扶持,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我们前进的脚步。
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而珍贵。离别之际,我们怀着敬意与关怀,拜访了当地的革命老党员和留守儿童,并送上物资。前往的路上,大家分享着革命先辈的事迹,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在革命老党员家中,老爷爷深情讲述着过去的故事,讲到动情处,眼眶湿润,那是岁月沉淀的记忆,是对往昔的深情回望。而面对留守儿童,我内心更是感触颇深。当我们来到留守儿童的身边,他们那清澈却略带怯生生的眼神,瞬间触动了我内心最柔软的角落。因为有着相似的成长经历,我太懂得他们眼神背后的孤独与渴望。曾经,我也在无数个夜晚,盼望着父母的归来,在寂静的夜里独自面对漫长的时光。那种对亲情的渴望,对陪伴的向往,至今仍刻骨铭心。如今,看着这些和我有着相似经历的孩子,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在心中油然而生。我更加坚定了要用自己的力量,给予他们温暖与关爱,就像曾经渴望他人为我撑起一片晴空一样,如今我也想成为他们生命中的一束光,为他们遮风挡雨,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不再孤单,让他们的脸上绽放出更多灿烂的笑容。
这段“三下乡”的社会实践,于我而言,是一场心灵的洗礼,一次成长的蜕变。它教会我以积极乐观的心态直面生活中的困难,用坚持不懈的毅力追逐梦想。在这段旅程中,我收获的不仅是知识与经验,更是团队协作的默契、解决问题的智慧和勇于担当的责任感。这段珍贵的经历,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我人生的画卷中,时刻激励着我在未来的道路上奋勇前行。我也衷心希望,能有更多人将目光投向农村留守儿童,让我们携手共进,为构建和谐社会汇聚温暖而强大的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陈晓红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