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北京王府井艺云数字艺术中心洋溢着青春的欢声笑语。200位远道而来的新疆莎车县青少年与北京的伙伴们在此相聚,共同参与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交融盛会。作为2025年“祖国情·中华行”浦莎青少年“手拉手”系列活动的重头戏,本次活动通过参观数字艺术展览、共创主题涂鸦等形式,让两地少年携手描绘家乡风貌,共话文化情缘,搭建起跨越地域的心灵之桥。
本次活动由上海援疆莎车分指挥部、中共莎车县委宣传部、莎车县教育局主办,上海静安幸福益站志愿服务中心执行,并得到了艺云数字艺术中心(王府井)、艺云科技智慧校园事业部、北京青基会爱心小天使志愿服务队的支持。它不仅是深化“文化润疆”工作、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实践,更是为青少年精心打造的一堂沉浸式文化体验与爱国主义教育课。
数字空间里的文化碰撞与共绘
活动伊始,两地青少年便沉浸在艺云数字艺术中心精心打造的《灵境·未来灵感世界》与《敦煌超宇宙》双展之中。在光影交错、科技与艺术深度交融的奇幻空间里,少年们仿佛穿梭于古老文明的璀璨星河与未来想象的浩瀚宇宙之间,亲身感受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生不息的活力与数字创新的蓬勃脉动,为文化自信的种子找到了肥沃的土壤。
随后的“共创文化涂鸦板”环节点燃了现场的热情。一块大型互动画板被巧妙地划分为两大区域,两地青少年在画布上尽情挥洒创意:北京少年们笔下,既有胡同里的烟火气、巍峨的天安门、雄伟的鸟巢与水立方,也跃动着热气腾腾的铜锅涮肉、晶莹剔透的糖葫芦等京味儿符号;新疆伙伴们则勾勒出丝路古城的明媚阳光、戈壁滩上倔强生长的仙人掌、跃动的羊群与连绵的远山、还有象征绿洲丰饶的饱满西瓜。 更有趣的是,画板空白处悄然“生长”出许多温暖的祝福语:“新疆欢迎您”“常来北京!”。一支支画笔下,京韵与新疆风情和谐共生,对彼此城市的向往与邀请也融入其中,一幅饱含深情、双向奔赴的多元文化交融画卷徐徐展开。
“当我在画板上描绘家乡莎车的风貌时,那份深藏心底的自豪感油然而生。特别是想到刚刚参观过的天安门广场和听到的革命故事,先辈们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仿佛穿越时空,深深激励着我。”来自莎车县第十中学的米合热姑丽艾山同学激动地分享着她的创作感悟。
红色印记中的精神洗礼与志向砥砺
在为期一周的北京红色之旅中,莎车青少年踏访了天安门广场、毛主席纪念堂、香山革命纪念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等承载着厚重历史的红色圣地。在庄严肃穆的氛围里,青少年们深切缅怀先烈,感悟红色江山来之不易,汲取着砥砺前行的精神力量。同时,故宫的巍峨殿宇、八达岭长城的雄伟壮丽,让少年们沉浸体验了中华文明的辉煌成就,深刻体悟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的深远意义。
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一件件承载着光辉历程的珍贵展品,无声诉说着人民军队的英勇与荣光,让“强国必须强军”的道理深深烙印在少年心中,增强了国防意识。科举牌匾博物馆则让他们了解了古代读书人的抱负与求索。最令人心潮澎湃的,莫过于在天安门广场亲眼见证五星红旗与朝阳一同冉冉升起。那一刻,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与身为中华儿女的骄傲在每个人胸中激荡。
同心筑梦向未来,血脉相连情谊长
这场以“赓续红色血脉 厚植爱国情怀”为主旨的“祖国情·中华行”浦莎青少年“手拉手”活动,超越了单纯的文化艺术体验。它是一堂行走的爱国主义教育课,一次生动的民族团结实践。从叶尔羌河畔到紫禁城下,两地青少年用双眼丈量历史与当下,用画笔勾勒共同的情感,用心感受血脉相连的深情。在追寻红色记忆、体悟家国情怀的旅程中,他们完成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淬炼与情感升华。
正如一位莎车学生在分享中所说的:“这次北京之行,站在天安门前,走在长城上,听着革命先辈的故事,我深深懂得了‘红色血脉’的含义。虽然我们来自天山脚下,北京朋友来自祖国心脏,但守护好、建设好我们的祖国,是我们肩上共同的责任。”
未来的路正在脚下延伸。此次活动在两地青少年心中播下的红色种子、友谊之花,必将与深植的爱国情怀一道茁壮成长。这条以共同信仰为灯、以文化为桥的 “连心之路”,会在少年们携手奋进的脚步下愈走愈坚实、愈拓愈宽广,持续汇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青春力量,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基在青春的守护中愈发坚不可摧。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陈晓红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