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教网7月8日讯(通讯员 文/赵良晶 杨焓 图/石聪)近日,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青春机电科创文韵”实践团走进十堰市郧阳区五峰乡安城中学,开展“爱心托管班”支教活动。活动前期,实践团紧扣郧阳区“守护一库碧水”生态保护使命和“非遗进校园”文化传承需求,以关爱乡村留守儿童为重点,通过教育帮扶为乡村教育发展注入青春动能。
暑期安全课堂织密“防护网”。“同伴落水应该怎么办?”随着这一问题的提出,暑期安全自护课程在教室拉开帷幕。课堂聚焦“科学呼救”技能展开重点演练,孩子们在课程中学会了如何快速向周围大人求助,掌握了寻找救生圈等实用安全知识。互动抢答环节气氛热烈,“大声呼救!”“拨打110/120!”“找大人帮忙!”的答案此起彼伏。孩子们还争相演示求救手势、练习描述事发地点,为暑期安全筑起了一道坚实的认知防线。
黏土塑江韵,童心绘生态。汉江生态课堂上,志愿者通过影像资料展示汉江生态现状与保护意义,孩子们专注聆听,清澈的眼眸映入碧波光影。紧接着,五彩黏土在孩子们灵巧的指尖上揉捏成型:跃动的江豚、绵延的江岸森林、穿梭的环保船只。托着作品的孩子们展露笑颜,“守护汉江”的承诺随创意生根。当童声轻唤“要永远游下去呀”,这些掌心诞生的绿色愿景,正成为生态文明最鲜活的注脚。
纸艺传薪火,非遗映童心。“凤凰灯是郧阳的传统非遗文化,它寓意着吉祥和美好……”志愿者们深情讲述着凤凰灯的历史渊源与文化内涵,围坐的孩子们屏息凝神,指尖早已跃跃欲试。紧接着,志愿者手把手教授折纸技艺——纸张对折的精准角度,羽翼翻卷的灵动技巧,凤首昂起的精妙弧度。孩子们的小手在彩纸间翩翩舞动,遇难题时轻扯志愿者衣角的细节,也让教学更显温情。当一只只绚丽的凤凰折纸跃然掌中,非遗的星火正通过稚嫩的指尖悄然传递。
此次支教活动,以“科技赋能、文体浸润、思想引领”三维育人模式为纲,从安全课堂筑牢暑期防护网,到黏土创作传递生态守护情,用多元课堂全方位陪伴留守儿童成长。实践团步履不停,后续将以文献研究、问卷调查、深度访谈为翼,深入调研帮扶成效,为乡村留守儿童教育凝练理论支撑、打造实践范例,以青春之智赋能乡村教育振兴,让爱与责任持续照亮孩子们的成长之路。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