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教网 > 高校频道 > 复制内容 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观湘西土陶时代之变,筑民族文化传承之梦

2025-07-07 10:11 来源:中教网  龙树清   阅读 7.2千
236
分享

吉首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观湘西土陶时代之变,筑民族文化传承之梦

 (通讯员 龙树清  刘瑶)为深入探究居民对湘西土陶器具使用现状与需求变迁,吉首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扬眉“土”气,守正创新陶艺传承实践团于7月6日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万坪镇开展针对居民的实地访谈。

图为实践团访谈村民 刘瑶摄

土陶使用现状的变迁

通过深入走访,与当地居民面对面访谈,团队成员清晰地捕捉到土陶制品在当代家庭生活中的需求演变主要发生三大变化。一、土陶制品使用频率普遍下降。多位受访村民坦言,相较于过去“家家必备、样样皆陶”的景象,如今土陶制品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频率已显著降低;二、使用人群多为老一辈,而年轻人更追求时尚美观的器具。三、土陶制品的使用场景收缩了,现在村中土陶使用场景多为房屋瓦片、花坛运用、墙上装饰、腌菜坛子、种菜器具等。

图为土陶制的花盆 刘瑶摄

图为土陶制的瓦片 刘瑶摄

图为土陶制的陶砖 刘瑶摄

土陶文化价值的坚守与期盼

尽管土陶制品的使用场景有所收缩,但当地居民对土陶的情感认同和文化价值认知却异常清晰且深刻。访谈中,他们共同表达了一个强烈的期盼:希望土陶这门老手艺和老物件能够代代相传,不在他们这一代断根。这种朴素的传承心愿,体现了土家族文化对传统手工艺的深厚情感与责任担当。

  从生活必需到文化符号

  此次深入土家族聚居区的调研,不仅详尽记录了土陶制品从日常生活必需品到物理功能需求弱化的变迁轨迹,更是一次深刻触碰并感知土家族文化精髓与脉络的探索之旅。土陶,这一承载着土家族深厚历史与文化记忆的手工艺品,正经历着从“生活必需”到“文化符号”,“特色装饰”乃至“功能精品”的华丽蜕变,成为传统手工艺在现代化浪潮中积极寻求生存与发展新路径的生动写照。村民们那份质朴而坚定的传承心愿,如同土陶上承载岁月变迁的历史纹路,为探讨如何有效平衡传统保护、技艺创新、市场对接与文化传承等核心议题时,提供了最真实、最接地气的思考素材与灵感来源。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

最新推荐
与此同时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