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老师:李言蹊 公共管理学院通讯员:霍禹翰、汤依阳)7月1日,为深入了解现阶段农村建设实况,立足本土化发展,探索乡村振兴创新模式,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团学干部赴涟源市桥头河镇暑期社会实践团抵达涟源市桥头河镇珠璜村,正式开展“三下乡”实践调研活动。
团队首先到达珠璜村村委会,与团市委领导干部、当地镇村干部齐聚一堂,共同召开“三下乡”实践活动座谈会。共青团涟源市委书记李阳林对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团学干部赴涟源市桥头河镇暑期社会实践团开展实践表示热烈欢迎。随后,她详细介绍了桥头河镇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生态与红色交融的旅游资源,以及科技驱动的产业园区等发展优势。李阳林书记还郑重承诺,将通过"搭台子、强纽带、做后盾"三项举措,全力支持青年学子投身乡村建设。
(图为共青团涟源市委书记李阳林在会上发言)
团队成员立足自身专业所学各抒己见,积极踊跃地分享思路与想法,充分彰显了青年学子深入基层、服务乡村的责任担当与蓬勃朝气。会议尾声,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团委书记李言蹊老师进行总结发言,她从实践活动中的人身财产安全规范、严守纪律的工作作风等多个层面,结合过往经验案例,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指导,并对团队提出了明确的工作要求,强调要以扎实的行动将实践活动落到实处。
此次座谈会的召开,为“三下乡”实践活动锚定了清晰航向、明确了重点任务。团队成员将以此次会议精神为行动指南,以饱满的热情和务实的作风,为珠璜村高质量发展注入青春动能。
会后,驻村选调生廖卫伟满怀热情地引领团队深入桥头河蔬菜基地进行实地考察,在此过程中,重点阐述了蔬菜产业在推动乡村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作用。实践团成员们或认真记录,或与农户交流,沉浸式感受着产业与文化交融的独特魅力。
(图为蔬菜基地特色雕像)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团学干部赴涟源市桥头河镇暑期社会实践团的成员们将牢记“公为天下,管益春秋”的院训,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永不停滞的前进姿态,用青春力量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华彩篇章。
(图为合影留念)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