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教网 > 高校频道 > 复制内容 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昆明理工大学医学部团委与共青团宾川县委签订共建协议,调研医疗人才需求,赋能乡村振兴

2025-07-04 08:16 来源:中教网  韦雅琪   阅读 9.8千
272
分享

2025年7月2日,昆明理工大学医学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启动仪式在宾川县人民医院举行,实践团通过与宾川县卫健局、共青团宾川县委、宾川县人民医院座谈交流、签订“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共建合作协议、医院参观学习、实地访谈调研等方式精准了解基层医疗人才需求,赋能乡村振兴,助力就业启航。

共话基层需求 同绘青年蓝图

宾川县人民医院张华燕院长介绍了医院的发展情况及人才需求现状,实践团成员结合专业学习与行业观察,就基层人才培养模式、本科生职业发展路径、岗位适配机制等问题踊跃提问。各单位负责人围绕招聘途径及岗位需求等维度逐一回应,系统解读基层医疗岗位的准入标准、选拔流程及急需紧缺人才,为实践团成员明晰职业发展脉络与基层医疗岗位的政策支持体系。

图为宾川县人民医院院长张华燕

图为实践团成员提问人才培养模式

共建实践基地 携手共促发展

共青团宾川县委与医学部团委签订“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共建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教育项目合作、实践平台搭建等方面达成合作,促进团县委与院校资源共享和双向发展。

图为昆明理工大学医学部团委与共青团宾川县委签订共建协议

医共助力急救 慢管数智护航

全体实践团成员参观了宾川县医疗集团(县医院)影像诊断中心、远程可视医学诊疗中心、心电诊断中心、医学检验中心、院史馆、急救中心,通过现场讲解,直观感受“12466县域医共体”在医疗资源整合、远程诊疗协同等方面的实践成效,深入了解宾川县紧密医共体各中心在全县急救体系建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图为宾川县医疗集团远程可视医学诊疗中心

图为宾川县人民医院院史馆

随后前往慢病管理中心,开展的慢病管理中心数据系统专项调研中,成员深入了解信息化平台在患者全周期管理、医疗服务连续性等方面的综合防治功能,切实体会到县域医疗体系中“技术赋能+精准管理”的协同价值。

图为慢病管理中心系统讲解

图为慢病患者访谈

实践团通过座谈交流及实地调研,既直观感知基层医疗的发展现状与人才需求,又见证了技术赋能基层医疗的生动实践。未来昆明理工大学医学部将持续深化医教协同模式,探索医疗资源下沉新路径,共绘健康中国建设的青年篇章。

图为宾川县领导班子与医学部实践团合影

实践日记


韦雅琪

昆明理工大学医学部

临床医学2023级本科生

今日的医学人才需求座谈、医共体建设和慢病管理等内容,让我深刻感受到基层医疗的迅速发展。在实地体验远程诊疗系统后,它在我心中从模糊的概念变成了鲜活的应用,亲眼见证了其为边疆百姓带来的触手可及的巨大便利。慢病管理中心的信息化建设同样让我惊叹其高效与便捷,而医生与患者之间那份亲如家人般的信任,更是让我深深体会到了基层医疗所蕴含并传递出的那份特有温度与踏实守护的力量。


杨圆进

昆明理工大学医学部

临床医学2023级本科生

今天上午,我随团队参加了宾川县人民医院的医疗人才需求座谈会,深入了解了当地在人才引进方面的政策与需求,更加坚定了“打铁必须自身硬”的职业信念。在与心血管内科艾娟娟老师的交流中,我深刻体会到“情怀”在医疗工作中的独特力量,她殷切的目光将成为我前进的动力。下午的医共体建设和慢病管理,切实为患者和医务人员提供了便捷的服务,让我感受到基层医疗工作的艰辛与价值。这一天,收获与感动并存,激励我继续砥砺前行。


李卓松

昆明理工大学医学部

临床医学2023级本科生

今天的行程我感到充实且深刻。我们见证了昆明理工大学医学部团委与共青团宾川县委的签约共建,后续的实地调研让我对基层医疗的发展有了最真实的感受。今日访谈一位患者时感触尤深,她谈及在乡镇卫生院就能接受县医院专家的远程诊疗指导,不仅省去了往返县城的奔波之苦,也减少了就医花费。尤其在谈到慢病管理时,她感慨如今“有人管、管得细”,在医护人员的全程跟进下,用药和复诊都变得更加规律有序。那份切实的便利感和安全感,写在脸上,也印在我心里。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

最新推荐
与此同时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