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教网 > 高校频道 > 高校动态 复制内容 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非遗传承与助残事业共振 南理学子探索文化赋能新路径

2025-05-14 21:36 来源:中教网 南宁理工学院  揭成威   阅读 673
30
分享

中教网5月14日讯中教网广西)2025年5月14日,以“弘扬自强与助残精神 凝聚团结奋进力量”为主题的广西第三十五次全国助残日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暨“阳光助残 桂品出圈”推介活动在南宁举办。自治区副主席、自治区残工委主任许显辉出席启动仪式和推介活动。自治区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厅副主任、自治区残工委副主任范洪亮,自治区残工委相关成员单位及有关单位、广西旅游发展集团、南宁市领导,自治区残联党组、理事会全体成员出席启动仪式和推介活动。启动仪式由自治区残联理事长、自治区残工委副主任黄丽娟主持。

图为启动仪式现场/图片来源:广西区残联微信公众号

在此次活动,南宁理工学院“锦绣苗山—苗族刺绣的活态传承与发展”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亮相推介活动现场,以非遗文化的创新表达为助残事业注入人文温度,展现新时代青年在文化传承与社会责任交织中的担当与智慧。

图为锦绣苗山—苗族刺绣的活态传承与发展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展区/图片来源:现场拍摄

活动现场,自治区残工委、残联及相关单位领导、相关企业共同见证了这一跨界融合的创新实践。南宁理工学院学子以苗族刺绣为文化载体,将传统纹样的深邃意蕴注入现代生活美学,通过文创产品搭建起非遗技艺与时代需求的对话桥梁。展区内,兼具民族特色与时尚审美的作品吸引众多目光,参观者不仅感受到苗族文化跨越千年的生命力,更触摸到非遗技艺在当代社会焕发的经济价值。自治区残联领导在指导中充分肯定项目“以文化传承为根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发展理念,强调“要以非遗活态传承与助残事业深度融合,不断开辟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残疾人就业创新性发展的双重路径”。

图为现场观众、媒体记者等参观锦绣苗山项目产品/图片来源:现场拍摄

据悉,作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社会服务的结晶,南宁理工学院“锦绣苗山—苗族刺绣的活态传承与发展”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打破了传统非遗保护的单一模式,通过构建“技艺传承—产品创新—市场运营”的完整链条,探索出一条“非遗+助残”的可持续发展之路。青年学子深入挖掘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核,将课堂所学转化为助力乡村振兴、促进残健共融的实践方案,既为非遗技艺注入青春活力,也为残疾人就业开辟文化赋能的新空间。展台前涌动的咨询热潮,印证着传统文化与现代价值的共鸣,更折射出社会对兼具人文关怀与市场潜力创新模式的期待。

图为活动现场/图片来源:现场拍摄

此次展示不仅是高校服务地方发展的生动注脚,更是新时代青年回应社会命题的宣言。南宁理工学院“锦绣苗山—苗族刺绣的活态传承与发展”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深化“文化传承与社会责任双轮驱动”的教育理念,推动更多青年力量在守正创新中架设传统与现代的桥梁,让非遗技艺成为凝聚民族精神、促进社会进步的时代薪火。当一针一线串联起文化自信与民生福祉,这场由青春书写的非遗传承实践,正为构建包容性社会贡献着独特的文化解决方案。

图为锦绣苗山—苗族刺绣的活态传承与发展项目团队成员与如常广西创孵基地相关负责老师合影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陈晓红 投诉举报

最新推荐
与此同时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