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教网 > 中学频道 > 中学动态 复制内容 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三维赋能安全教育:三台博强外国语学校让安全知识转化为生存能力

2025-05-08 15:29 来源:中教网    阅读 2.6千
100
分享

中教网5月8日讯(通讯员 邹红 刘平)校园安全是教育工作的底线,更是千万家庭的“心之所系”。近年来,三台博强外国语学校以《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为指引,创新构建“课程体系化赋能、训练精准化赋能、资源协同化赋能”三维育人模式,推动安全教育从“知识输入”向“能力输出”质变,为校园安全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范本。

一、课程体系化:打造“知识+技能”双轨育人矩阵

学校以《生命·生态·安全》教材为核心,开发涵盖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等12个场景的19个安全知识精品课程,将抽象概念转化为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教学。通过教室外墙“班级安全微展馆”的常态化更新,设置“安全知识速览”“法治故事讲堂”专栏,让校园每一面墙壁都成为安全教育的“活教材”。

在技能培养层面,创新推出“急救技能17项通关课程”,构建“基础救护(如伤口包扎)—场景应用(如火灾逃生)—高阶急救(如心肺复苏)”三级培养体系。学生通过“理论学习—模拟实训—实战考核”闭环训练,实现从“知晓原理”到“熟练操作”的能力跃迁,累计已有85%学生完成基础技能通关。

二、训练精准化:构建“全员闯关”技能进阶体系

学校组建由消防员、医生、校警组成的专业讲师团,针对不同年级开展分层培训:低年级聚焦“七步洗手法”“灭火器识别”等基础技能,高年级深化“海姆立克急救法”“应急避险策略”等高阶能力。通过“国旗下课堂”“学科渗透教学”等场景融合,实现理论授课与模拟实操的深度结合。

特色化的“铜盾(基础技能)—银盾(场景应用)—金盾(高阶急救)”晋级制度是最大亮点。学生需通过定期“技能过关日”考核,实行“动态升降级”管理,激发主动学习热情。数据显示,自实施以来,学生应急技能达标率提升42%,校园安全演练参与度达100%。

三、资源协同化:构建“家校社”三位一体育人生态

学校打破教育边界,构建多方联动机制:

- 与县红十字会共建急救认证基地,实现教师100%通过救护员资质培训,打造“双师型”安全教师队伍;

- 与县消防大队共建实训基地,开发烟雾逃生、地震避险等沉浸式教学场景,让学生在仿真环境中掌握应急技能;

- 组建家长课程智库,邀请医护、法律等专业领域家长开发《居家安全隐患排查》《户外出行安全指南》等特色课程,实现安全教育从校园到家庭的无缝衔接。

从“知识认知”到“能力变现”,三台博强外国语学校的“三维赋能”模式,以课程为“骨架”、以训练为“肌肉”、以协同为“血脉”,让安全教育真正落地生根。该校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优化体系,让每个学生都成为安全知识的“学习者”、应急技能的“掌握者”、平安校园的“守护者”。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

最新推荐
与此同时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