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教网 > 高校频道 > 高校动态 复制内容 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思政课“走新”更“走心”:南洋理工让课堂“活”起来

2025-04-27 17:55 来源:中教网  王汉聪   阅读 1.1万
493
分享

中教网4月27日讯(通讯员 罗雨婷)近日,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南洋理工)创新思政教育形式,将课堂延伸到教室外,开展了两场别开生面的 “行走的思政课”。学校党委书记胡庭胜带领学生走进红色教育基地,执行校长姚侃在校园无偿献血活动中以身示范,通过沉浸式体验为学生上了生动的思政课,引导青年学子在知行合一中感悟使命担当。

红色课堂:在历史记忆中感悟初心使命

在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党委书记胡庭胜带领学生们踏上了一段追寻革命先辈足迹的红色之旅。

图为南洋理工党委书记胡庭胜在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为学生授课

课堂上,胡庭胜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中共三大的历史意义是什么?它为后续的革命事业奠定了怎样的基础?”“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如何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担当作为?”围绕这些问题,他详细讲述了国共第一次合作的背景、过程及其对中国革命的深远影响,通过生动的历史细节和鲜活的人物故事,将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娓娓道来。

在参观过程中,学生们驻足于珍贵的历史文物和影像资料前,感受革命先辈的信仰与坚守。胡庭胜勉励大家:“希望同学们从党的奋斗历程中感悟初心使命,将红色基因融入血脉,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投身学习和实践,争做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

实践课堂:在热血奉献中践行青春担当

与此同时,在从化区“迎五四”青年无偿献血活动中,执行校长姚侃正在用行动诠释奉献精神。这已是姚侃坚持无偿献血的第14个年头,累计献血量超过1400毫升。他以身作则,带领学生们挽袖献血,用行动传递爱心与责任。

姚侃向现场的学生分享了自己的献血经历和感悟:“献血不仅是爱心的传递,更是青年社会责任感的体现。每一滴热血都可能挽救一个生命,每一份奉献都在为社会的和谐贡献力量。”他鼓励学生们将“小我”融入“大我”,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智能工程学院的张安迪同学积极响应,“这是我第四次参与无偿献血,作为一名退役军人,献血是我服务社会的另一种方式。”张安迪说,“姚校长十三年如一日的坚持让我深受感动,这就是最好的榜样。”

图为南洋理工行校长姚侃(右)与智能工程学院学生张安迪(左)在献血活动现场交流

此次“行走的思政课”打破了传统课堂的边界,将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紧密结合,让思政教育更加生动鲜活、入脑入心。两堂思政课虽形式不同,却殊途同归,共同诠释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深刻内涵。未来,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将继续创新思政教育形式,让思政课真正成为青年学子成长路上的指明灯。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

最新推荐
与此同时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