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至19日,“广东省地理名师工作室联盟成立仪式”在广州市从化区流溪中学隆重举行,标志着广东省地理教育正式迈入“跨区域协同、名师引领”的新阶段。本次活动以“创新机制赋能教师成长”为主线,汇聚10个省级地理名师工作室、百余名骨干教师,通过成果展示、同课异构、专家讲座、联盟共建等多元形式,共同探索教师专业发展的全新路径。
一、首日亮点:成果转化与专家赋能
活动在流溪中学张小校校长参与的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汇报中拉开帷幕。其《情境-对话:STSE视角下高中地理国家课程校本化创新实践》以“流域内协调发展”课例为载体,生动展现了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深度融合的教学创新实践。华南师范大学地理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袁孝亭教授在点评中指出:“该成果成功实现了国家课程在地化、生本化的突破”,并随后带来《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落实路径》专题讲座,进一步深化“从学科逻辑向认知逻辑转化”的实践理念。
二、认知冲突破题:钟巍教授专题讲座引领方向
活动首日下午,华南师范大学钟巍教授以《中学地理教学应关注的认知冲突问题》为题开展专题讲座,为教师破解教学难点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钟巍教授从“自然与人文地理逻辑矛盾”“学生经验与学科知识断层”“区域案例与普遍规律辩证关系”三大维度切入,结合“气候变化归因”“城市化与生态保护的博弈”等典型案例,提出“以冲突为锚点,构建思辨课堂”的创新策略。他强调:“地理教学需直面认知冲突,通过问题链设计引导学生从‘知其然’迈向‘知其所以然’。”讲座现场,教师们围绕“如何将冲突转化为探究契机”展开了热烈讨论,一致认为该理论为新课标下的大单元教学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指导。
三、同课异构:8节精品课展现教学多元生态
4月18日上午,活动进入“同课异构”环节。文远金、庄惠芬、甘露等工作室的8位教师围绕“资源跨区域调配”“产业融合”“交通运输布局”“时空视角下的地貌演变”等主题展开了差异化教学。
课后,广东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专家团从“目标精准度”“认知冲突化解效度”“学生思维进阶梯度”等维度进行了多维度诊断,并提出了“用问题链串联情境,驱动高阶思维”的优化建议。
四、重磅启幕:广东省地理名师工作室联盟揭牌
4月18日下午,活动迎来高潮——“广东省地理名师工作室联盟正式揭牌”。在从化区教育局领导、华南师范大学和广东省教育研究院专家的共同见证下,庄惠芬、文远金、龙永忠、吴肯林、孙利秋、李晓军、朱潇剑、许光、杜志忠、甘露等十位省级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共同签署了联盟协议,宣布未来将围绕“课程共建、课题共研、师资共培”展开深度合作。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副主任黄道鸣指出:“联盟的成立是广东地理教育改革的里程碑,需以‘教研-实践-辐射’的闭环机制推动优质资源下沉,助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地理和研学旅行教研员施美彬勉励十位省级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要聚焦当下广东中学地理教育面临的现实问题,积极寻求破解之路,引领入室学员的专业发展。
五、联盟行动:交流论坛和课题驱动
收官日举行了两场联盟行动,分会场1举办了广东省地理名师工作室交流论坛,主持人围绕“地理核心素养”“地理实力”“教师课程能力”“项目式学习赋能”等主题进行了主旨发言,依次进行了深入且富有启发性的主旨发言。
分会场2启动了省级课题《国家文化安全视角下的大运河课程开发与实践》的开题论证工作,积极探索地理课程与国家文化传承的深度融合路径,为跨学科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提供参考。
六、展望:构建教师发展长效平台
联盟首任轮值主席甘露表示:“未来将依托流溪中学基地,定期举办‘名师论坛’‘跨区送教’‘课题攻关’等活动,全力打造‘名师引领-课例孵化-成果辐射’的教师成长生态圈。”从化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强调,此举将进一步强化区域教育协同,为“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注入强大的教育动能。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洋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