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教网 > 小学频道 > 小学看点 复制内容 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三台县芦溪一小:奏响清明“三部曲”,赓续文明新征程

2025-04-02 16:27 来源:中教网    阅读 1.0万
401
分享

中教网4月2日讯(通讯员 林萍 赵婷婷)“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在这个慎终追远、缅怀先人的清明时节前夕,三台县芦溪一小以匠心独运的清明“三部曲”系列活动,引领师生穿越历史长河,汲取奋进力量,于传承与践行中,书写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动人篇章,让清明文化与革命精神在校园落地生根。

第一部:追思——回溯历史,缅怀先烈,于敬仰中砥砺初心

3 月 27 日,周五的班会课上,一场追思之旅悄然开启。各班班主任手握学校精心编纂的清明节主题教育“宝典”——PPT,如同一把把钥匙,为学生们解锁历史的重重门禁。从清明节气“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的自然奥秘,到其历经岁月沉淀、融合多元文化,最终成为承载民族记忆传统节日的历史脉络,再到天南海北五彩斑斓、各具特色的清明习俗,一一铺陈眼前。然而,其中最震撼心灵的,当属革命先烈们气壮山河的英勇篇章。

班主任们娓娓道来,赵一曼烈士在日寇酷刑之下“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坚贞,董存瑞舍身炸碉堡时“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决绝,一个个鲜活的故事直击学生们的心灵深处。台下,学生们敛息屏气,目光中满是高山仰止般的崇敬,仿若借助时光隧道,置身于枪林弹雨、硝烟弥漫的烽火年代,深刻体悟到当下和平盛世的弥足珍贵,宛如“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安稳生活是先烈们用热血与生命铸就。

与此同时,校园里的 LED 显示屏化作无声的“追思使者”,滚动播放着“缅怀革命先烈,弘扬民族精神”等醒目标语,字字珠玑,熠熠生辉,如同一束束强光,吸引着师生们的目光,让缅怀先烈的情愫如春日花香,弥漫在校园的每一寸土地,于无声处激荡起师生们心中的爱国涟漪。

第二部:传承——红色旋律,文化熏陶,在艺术中厚植情怀

3 月 31 日,周一的全校主题队会,续写着传承的华丽篇章。六(6)班的林萍老师英姿飒爽地登上国旗下的演讲台,开启“缅怀革命先烈,弘扬民族精神”的激昂讲话。林老师言辞质朴却掷地有声,回溯往昔,先烈们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披荆斩棘,立下不朽功勋,激励着同学们传承红色基因,如海绵吸水般汲取奋进力量,“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这份壮志豪情点燃了全场师生的热血。

讲话落幕,六(6)班同学惊艳登场,带来《卢沟谣》的朗诵与演唱。同学们个个精神抖擞,气宇轩昂,歌声婉转悠扬,朗诵声抑扬顿挫,“卢沟桥,狮子吼,宛平城头浴血战……”,这激昂奋进的旋律恰似时空的纽带,带着全校师生重回那段烽火连天、艰苦卓绝的抗战岁月,亲身感受中华民族“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韧抗争精神,于红色旋律的海洋里,将爱国情怀深深扎根心间。

与此同时,校园各处亦成了传承清明文化的“艺术天地”。同学们围绕清明节主题,挥毫泼墨,精心创作手抄报,一幅幅作品用绚丽色彩描绘清明传统习俗,以细腻笔触勾勒先烈英勇身姿;黑板报更是别出心裁,融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等经典诗词,或栩栩如生地绘制历史场景,于方寸之间尽显清明文化的博大精深。学校广播站也不甘示弱,学生播音员们用饱含深情的嗓音,吟诵关于清明的经典诗词,讲述先烈们的传奇故事,阐扬民族精神的深刻内涵,让清明文化的悠扬“音符”回荡在校园上空,如春雨润物,滋养着每一位师生的精神家园。

第三部:践行——亲近自然,履行使命,以行动诠释担当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芦溪一小深知,传承文明不仅要铭记于心,更要付诸实践。学校积极响应亲近自然、保护生态的时代号召,振臂一呼,发起植树倡议。课余时分,众多学生在家长陪伴下,踊跃投身植树活动。他们手持铁锹,掘土挖坑,提桶浇水,一颗颗树苗在他们手中扎根大地,为山川添绿增翠,以实际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为守护地球家园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中,学校倡导学生传承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尊敬长辈、关爱老人,一个暖心的问候,一次贴心的陪伴,都将感恩之情化作具体行动,如点点繁星,照亮长辈们的心田,让中华美德代代相传。

此次清明系列活动,芦溪一小匠心独运,成功奏响“追思、传承、践行”三部曲,让师生们在一场场沉浸式体验中铭记历史、传承文化、担当责任,宛如一场精神的“饕餮盛宴”。展望未来,芦溪一小将矢志不渝,持续深耕,开展更多精彩纷呈、意义深远的活动,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精神如参天大树,在校园这片沃土上枝繁叶茂、万古长青。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陈晓红 投诉举报

最新推荐
与此同时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