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建设教育强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着眼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要努力思考与回答两个问题:一是培养什么人?二是怎样培养人?
一、培养什么人?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既要关注孩子的今天,更要关注孩子的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我们要建成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应当具有强大的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释了教育强国的内涵,明确了教育强国的要素,提出了教育强国的标准。
首先,我认为我们要做以人为本教育的践行者。激发潜能,培养“全面+个性+特长”的和美少年,对于孩子们的成长和未来社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全面发展强调的是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多个方面的均衡发展。这一理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体现在多个维度,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智力能力、身体素质、审美情趣和劳动技能,形成全面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教育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提供多样化的教育资源和活动,有助于缩小教育差距,实现教育公平。
尊重个体差异。每个小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具有不同的兴趣、天赋、学习方式和性格特点。个性化培养能够尊重这些差异,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合自己的教育,从而充分发挥其潜能。当学习内容和方法符合学生的个性和兴趣时,学生更容易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个性化培养通过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加热爱学习,愿意主动探索新知识。
小学生特长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容忽视。它不仅能够促进孩子的个性发展、增强自信心、培养毅力与耐心、拓展思维与创新能力,还能够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促进教育公平、提升综合素质、为职业发展奠定基础以及促进心理健康。
以“全面+个性+特长”作为学生的培养目标,培养出“健康阳光乐学尚美”的和美少年。
二、怎样培养人?
刚刚我的愿景是通过以人为本,激发潜能,达到培养和美少年的愿景和目标,这个具体在我作为校长这个角色,在学校治理过程中,又是怎样贯彻自己的愿景呢?
作为校长我要做统筹战略谋划的觉悟者。我们从“学生立场”出发,从“课程建设、课堂变革、教师队伍、教研方式、评价管理和文化建设”等方面系统构建“和美教育”育人体系,具体分四个方面:
(一)基于五育融合,构建和美课程体系
自2017年起,我校推行“以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和全面发展为纲、以校本课程创新为轴、以规范实施为本”的和美课程建设。形成了“1+5+X”的和美课程体系。到2024年,我们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了这一体系。“1”代表国家基础课程,指向全面;“5”涵盖一流好品行、一等好学业、一身好体魄、一门好才艺、一项好探究等课程,指向个性;“X”是由“1+5”孕育的特色课程,指向特长。我们围绕着办学理念:和谐发展,美好人生,树立课程理念:五育并举,融合发展,通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多元评价等维度培养和美少年,构建系统的课程体系,这一体系确保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强调国家课程的校本化、校本课程的主题化,以及个性化的课程设计。
(二)聚焦核心素养,变革和美课堂教学
2018年,我校启动“学为中心”的和美课堂建设,以课程标准为指导,探索单元整体教学,追求思维发展、自觉学习。核心素养是学生成长最关键、最重要、不可缺的素养。就一门学科而言,核心素养的内涵包括核心知识、核心能力、核心品质,但不是它们的简单相加。任何一门学科的目标定位和教学活动都要从素养的高度来进行。
为把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作为教学研究的主要方向,近年来,我校不断进行“学科课程校本化实施”探讨,注重学科课程再构,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推动了课堂变革。确立了“学为中心、教为主导、发展为本”的课堂理念,以“逆向单元整体设计,学习中心课堂(项目式或问题驱动式)”为抓手,确立“基于儿童的有品质的教学”的教学思想,去教学模式化、制度化和经验化倾向,关注儿童的生命体验,让课堂充满活力,让教师走向自由,让课堂成为师生享受经验的磁场。
在扎实的理论学习基础之上,我们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各科组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进行“单元整体·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和课题教学的深入研究,研究适合本学科的课堂教学,进行本学科的预学单、共学单、延学单的设计。经过几年的研究,各科组已经一至六年级教材的单元设计、学习单、课件等教学资料配备齐全,并不断地在课堂实践中反思、研讨、修改,比较符合我校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能够为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服务。
语文科组:根据本学科特点,聚焦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构建和美语文课程,做好“自主识字”课程,提高学生的识字量,帮助学生尽快开展自主阅读,让阅读成为习惯变成可能;做好“晨读、国学经典、课前三分钟、专注力训练”等微格课程,日积月累帮助学生养成阅读的好习惯,提升学生的学习力;做好单元整体设计,学为中心教学改革,开展整本书阅读、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等项目式学习,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数学科组:进行了基于学习路径的单元整体教学的研究,聚焦目标引领,优化教学设计,通过以“理解单元学习目标”、“确定学习起点”、“分析学习路径”、“设计教学任务”、“游戏课程建设”等为主要路径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英语科组:以英语核心素养发展为目标,以优化“单元整体设计”、“学习型课堂”“评价驱动”为抓手,通过任务驱动、问题导思、专项训练等方式,推进课堂改革,培养大批爱学、善学、敢说、能说的和美学子,提升学科教育品质。
综合科组:认真贯彻落实我校“和美教育”的教学理念,结合项目式教学,开展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如:美术组开展了“一手好汉字”、“和美线绘”岭南文化的项目式课程,培养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体育与健康科组,强化“学练循坏”的推广和运用,探索建立“运动技能+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三位一体协同,把大课间体育活动、课外体育活动、课余训练和体育竞赛全面纳入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范畴,让拥有一身好体魄,身心健康快乐成长成为可能。音乐科组立足于将学生培养成为心智自由的终身学习者,推广全员顺笛,科创、综合实践、劳动科组,分别从乡园、家园、班园、药园、创园课程出发,改善校园环境,创立了一些特色课程,如中医药、针织、人工智能、四菜一汤等课程,通过环境育人、课程育人、活动育人、文化育人等路径,也让每个学生能掌握一门好才艺、一项好探究奠定基础。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一系列的学习与研究之后,我们利用和美教育品质课堂建设、教学改革展示周、教学大比武、骨干教师展示课为抓手,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体教师积极运用“单元整体·学为中心·评价驱动”等理念,运用学习单,通过项目式或问题驱动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迈出坚实的一步,也为学生拥有一等好学业提供有力保障。
因此,我们成为东莞市首批“品质课堂”实验学校,已有8个教研组获东莞市品质课堂实验科组。
(三)聚焦教学问题,形成教研的新样态
我校建立了“导师制教师工作坊”和“教学研究共同体”,通过“和美教师”成长进阶向“三层五阶十级”教师成长进阶评价改进、制定每位教师“教师职业生涯与专业发展三年规划”、完善“四研磨一整理”的卷入式教研方式,构建了有效的系统的教师教育教学与教研世界:“聚焦问题——团队研究——分享碰撞——形成成果”,以此推动教师发展、教学、科研的多向发展。
(四)评价引领发展,构建学校评价体系
我校《新时代小学评价体系构建与实施》于2021年获评广东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试点项目,并于2024年顺利结项。学校主要从“以评促学、以评促教和以评促管”三个层面构建一个具有整体性、系统性的学校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框架,即“学生综合评价”“教师发展评价”“学校管理评价”三个维度,以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增值发展,初步构建了适合可操作可借鉴的小学阶段学校的教育评价体系,新时代“三维一体”的评价体系,强调科学性、人本性、差异化和过程性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教育质量,助力培养“全面+个性+特长”的健康、阳光、乐学、尚美的和美少年。在此基础上,我们的评价进入新的阶段,借助人工智能这是载体,相信在不久会有更多的惊喜与精彩。
以上是基于本人的认知水平与实践,请大家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纪巍.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与教师发展[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22.06.
2.刀波.立足中国大地办好人民满意的民族高校 开启新时代北方民族大学发展的新征程[J].中国民族 ,2018.
3.楚龙强.新时代研究生立德树人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发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9.06.
4.赵荣锋.新时代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的逻辑理路[J].思想政治课研究 ,2021.
5.詹万生.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J].创新人才教育,2020.
6.朱琳璐;郑海友.终身教育助推共同富裕的实现逻辑、路径分析与政策建议[J].中国成人教育,2022.
7.陈聪富.学校发展性督导新探索[M].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9.09.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旭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