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教网 > 综合频道 > 培训辅导 复制内容 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携手同行,共筑道法教育新篇章——华昌萍名师工作室“双新”背景下跨学科视域下的道法课堂教学专题研究活动

2024-12-14 20:11 来源:中教网  胡建华   阅读 7.5千
167
分享

中教网12月14日讯(宣传组/邱朋芳 彭雁; 制作组/吴建竹 )冬日寒风凛冽,教研热情似火。为促进道法新课程标准、新教材落地课堂,提升中小学德育在跨学科学习中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发挥名师工作室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华昌萍名师工作室(中小学德育)于2024年12月12日送教普格县花山镇中心校,举行“‘双新’背景下跨学科视域下的立德树人课堂教学主题研究”活动。花山镇中心校的道法老师、语数教师和工作室成员参加此次活动。

第一堂研究课是附城小学彭雁老师带来的《舒心解压—学生心理团辅导活动》。游戏“桃花朵朵开”,在师生问答人数多少中变换着圆形的大小,拉开了研究课的序幕。随后,课堂的活动根据学情设计了,发挥集体智慧为“小组取名”“设计小组口号”“进行小组造型”“说说最想去的地方是哪里?”“最喜欢的老师是什么样的?”等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在小组内交流。同学们积极讨论,畅所欲言。

为了解学生的压力主要来自哪里?彭雁老师还设计了“压力圈圈圈”的环节。在舒缓的音乐声中,孩子们走进自己的内心世界,倾听内心深处的声音,把自己的压力记录在压力圈圈图上。随后,彭老师融入多学科活动,引导孩子们通过涂鸦、倾述、体育运动等方式学着释放自己内心的压力。

花山镇中心校的曲比石古老师带来四上《道德与法治》的研究课《眼睛的抗议书》。老师引导孩子们通过看视频,读“眼睛的抗议书”的活动,了解小主人的不良用眼习惯对眼睛造成的伤害,从而引出保护眼睛的重要性。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梳理出如何保护眼睛的办法,需要养成的良好用眼习惯。学习活动融入四年级语文书信的内容,让孩子们在给眼睛写回信的过程中,巩固书信的格式,正确用眼的好办法,从小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保护眼睛健康。

观摩研究课后,两位上课老师进行说课。工作室领衔人华昌萍老师,华昌林老师、花山镇中心校的老师分别对两节课进行评课,交流自己的观摩收获,并提出自己的建议。在智慧火花的碰撞中,大家都在活动中收获成长。

实践需要理论来指导。实施“跨学科学习”的理论来自新课程标准。工作室成员初中道法专职老师吴建竹进行了《新课标下道德与法治课程跨学科融合的教学实践》的讲座。结合所上的两节课为大家讲解怎样解读教材,结合学情确定目标,开展活动,做好小初衔接。大家对“跨学科学习”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对以后在自己的道法课上,该怎样结合学情和“双新”要求,整合多学科知识,提升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能力,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有了更明确的方向和操作的方法。

附城小学的黎永春老师结合六年级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进行专题讲座《用好法治专册,培育学生法治意识》。法治专册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知识和作用,认识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理解宪法的重要性和地位,以及掌握其他部门法的基本内容。同时,通过培养法治意识和参与法治实践,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和实践能力。 

最后,工作室领衔人华昌萍老师进行了总结。希望大家把本次学习所得化为跨学科教学实践中的智慧与动力。继续把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思政故事,用教育叙事的方式来呈现。

审核/华昌萍;编辑/胡建华  审签/马小华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陈晓红 投诉举报

最新推荐
与此同时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