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教网 > 高校频道 > 三下乡 复制内容 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探索雷锋足迹,感悟雷锋精神——深入团山湖村寻访纪实

2024-08-02 10:49 来源:中教网  徐明冬 肖雨杰   阅读 7.1万
816
分享

中教网8月2日讯(通讯员 徐明冬 肖雨杰)为了追寻雷锋同志少年时期的足迹,聆听那些关于奉献与成长的动人故事,追“锋”志愿服务队于2024年7月31日前往雷锋精神发源地——望城区乌山街道团山湖村,在这片孕育了伟大雷锋精神的土地上,实践队走访慰问老干部,学习“忠诚、关爱、创新、奉献”的五老精神,对团山湖村村民何宇红的母亲易爱纯女士和父亲何正强先生进行了深入的采访,后续跟随者讲解员的脚步,我们详细的了解到雷锋在团山湖工作经历,亲身体验了治理沩水时农民用来打石硪的工具,由衷的对村民治理沩水感到敬佩。

(图为追“锋”志愿服务队正在对易爱纯女士进行采访。通讯员 何禹臣 摄)

在实践队与易爱纯女士和何正强先生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中,据易爱纯女士深情回忆,雷锋同志在团山湖村的岁月,是他人生旅途中一段不可磨灭的宝贵经历。那时的他,驾驶着拖拉机,在广袤的土地上开垦农田,不仅见证了土地的变迁,更铸就了他坚韧不拔的意志。治理沩水的日子里,雷锋同志与乡亲们并肩作战,那份对家乡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劳动的热爱与尊重,深深感染着每一个人。团山湖村的淳朴民风和勤劳精神,如同一股清泉,滋养了雷锋同志的心灵,也为日后雷锋精神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图为追“锋”志愿服务队同村民易爱纯女士和何正强先生以及团山湖村党总支委员李祥合影。通讯员 何禹臣 摄)

为了更直观地感受雷锋同志当年的工作环境与艰辛,实践队在团山湖村党总支委员李祥的精心安排下,由讲解员引领,踏入了雷锋曾经工作过的旧址。讲解员用生动的语言和详实的资料,将雷锋同志在团山湖村的工作经历缓缓铺陈开来,让我们得以近距离地感受到雷锋同志那段光辉岁月。我们不仅深入了解了雷锋同志如何在这片土地上挥洒汗水、贡献青春,更深刻地领悟到了他“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这一崇高理念的内涵与价值。

(图为讲解员为追“锋”志愿服务队讲解雷锋同志工作经历。通讯员 何禹臣 摄)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实践队成员还亲身体验了治理沩水时农民所使用的打石硪工具。沉重的石硪在手中传递,每一下敲击都仿佛在诉说着农民的辛勤与不易,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深刻感受到了那份沉甸甸的责任与担当。这一刻,雷锋精神不再仅仅是理论上的学习,它化作了我们手中的石硪,成为了一种实实在在、触手可及的实践体验。我们在汗水中感受劳动的价值,在坚持中领悟奉献的真谛。雷锋精神以一种更加生动、具体的方式,深深烙印在我们的心中,成为我们前行道路上最坚实的支撑和最宝贵的财富。

(图为追“锋”志愿服务队打石硪的情景。通讯员 何禹臣 摄)

此次团山湖村之行,不仅是一次对雷锋精神的寻根之旅,更是一次心灵的回归与成长。我们深信,雷锋同志在团山湖村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将永远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共同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相信在雷锋精神的感召下,将有更多的人们投身到为人民服务的伟大事业中,他们将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共同书写属于这个时代的雷锋故事。这些故事,将汇聚成一股强大的精神洪流,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

最新推荐
与此同时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