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教网 > 高校频道 > 三下乡 复制内容 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青春三下乡,走“新”更走“心”,这个暑期,有一群大学生利用专业所学为堤坝做“CT”

2024-07-01 17:41 来源:中教网南昌教育融媒    阅读 5.6万
667
分享

中教网南昌6月30日讯(通讯员 陈静 王钰涵 邓书韵 郭晨昊 陈玉敏) 近期,江西多地连续暴雨,江河湖泊水位上涨,城乡道路积水频发,给人民群众人身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隐患。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物理与测控技术学院挺膺担当,充分发挥专业特长,迅速组织了暑期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6月30日,他们前往广昌县甘竹镇,利用探地雷达和该校地球物理青年创新团队自主研发的双分布式三维电阻率成像系统,为堤坝和道路做“CT”检测,进一步探明其“健康状况”,为坝体和道路安全隐患排查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图为实践队员在防洪堤上布置电缆。中教网通讯员 郭晨昊 摄

工作现场,只见师生们忙碌而有序地将一卷卷红色的电缆从车上卸下,通过这些长长的电缆将钉入堤坡土体内的钢钎(电极)连接起来。负责人王烁同学介绍道:“这些是金属电极,我们根据需要布设好电极后,就可以给堤坝做‘CT’了。”他们将电缆接上不远处的黄色小箱子,不一会儿,反映堤坝的内部结构的电阻率曲线就在屏幕中显现出来。通过电阻率曲线成像,可以“透”坝体结构,快速判断堤坝是否存在空洞、裂缝、土层结合松散、管涌、渗流等安全隐患。

图为实践队员利用探地雷达检测坝体结构。中教网通讯员 陈玉敏 摄

同时,坝体旁边的道路上,还有学生在缓缓拖动探地雷达。雷达通过发射电磁波并记录其反射信号来获取地下目标信息,同样可以探测路下空间结构。

图为实践队员在将电缆打入土层。中教网通讯员 陈玉敏 摄

图为实践队合影。中教网通讯员 郭晨昊 摄

顶着烈日,冒着酷暑,实践团成员在堤坝上从早忙到晚,他们没有一人退缩,更没有一人抱怨。他们的身影,在这个夏天的甘竹堤坝上,形成了一道独特而动人的风景线。当被问及累不累,辛不辛苦时,师生们纷纷表示,堤坝隐患探查工作应放在日常,提前防范、提前预警,能利用专业所学,为群众做点实事是一件光荣又幸福的事。有学生这样说道:“这次社会实践为大家上了一堂生动的行走的思政课。今后,我们将以更饱满的热情和更坚定的信念,认真学习,增强专业本领,毕业后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陈晓红 投诉举报

最新推荐
与此同时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