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教网 > 高校频道 > 精彩校园 复制内容 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校运会“活”力全开

2023-12-27 00:34 来源: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阅读 2.8万
422
分享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学生练起健身气功易筋经,拉开该校第八届田径运动会序幕。(摄影:朱凯东)

“摘星换斗”“青龙探爪”“卧虎扑食”“倒拽九牛尾”……近日,在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北区田径场,来自14个院系的学生代表统一着明媚运动服,在绿草地摆开阵势,练起健身气功易筋经,以“最中国”的方式拉开学校第八届田径运动会的序幕。

学生练起健身气功易筋经。(摄影:邹锐)

“它注重拉伸筋骨,对脊柱好,适合久坐人群。”据介绍,健身气功易筋经是中华民族流传千年的古老技艺,源于深邃蕴藉的道家养生哲学,象征着变化与适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易筋经以其独特的身心练习,将呼吸、体态、意念三者融为一体,通过内外的调养,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

武术表演。(摄影:陈焓柔)

意气相随、刚柔并济,健身气功易筋经表演以快速收拢的队形,定格于“20”字样。今年恰逢嘉庚学院建校20周年,青春学子以此献礼20岁的嘉庚学院。“刀术”“剑术”“枪术”“双剑”“双钩”“九节鞭”“双鞭”“集体拳术”……尽展武术魅力,引来现场师生热血沸腾,欢声雷动。

沿着光的方向,奋起直追。(摄影:赵晓鹏)

奔跑的姿态,展现力量之美。(摄影:吴永皓)

3000米长跑,比速度更比毅力。(摄影:江曦)

接棒的那一刻,散发着默契的光芒。(摄影:王子萱)

脚下生风,全速前进,在赛场上挑战自我。(摄影:薛泽先)

坚毅跨越,脸上写满自信与拼搏。(摄影:陈雨)

助跑、起跳,让青春顺利腾飞。(摄影:林江沣)

黑色“流星”划破空寂,留下一道短暂而美丽的弧线。(摄影:陈诺衍)

在精彩的开幕式表演结束后。第八届田径运动会开始。本届田径运动会分教工组和学生组,除了短跑、长跑、接力、跨栏、跳高、跳远、铅球等项目外,还有教工组的趣味运动项目。在一天半的时间里,第八届田径运动会圆满完成了学生组25个项目、教师组11个项目的全部比赛。运动员们奋力拼搏,再创佳绩,在学生组男子110米栏、男子跳高、男子3000米和男子4*100米接力4个项目中,创造了校运会新纪录。

10名学子获得体育奖学金表彰。(摄影:朱鲜艳)

值得一提的是,在运动会现场,嘉庚学院10名学子获得体育奖学金表彰。此奖学金于2018年10月由嘉庚学院校友、西藏政信云数据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安危捐资设立,2019年首次颁发,旨在激发广大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主动性及积极性,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近年来,嘉庚学院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中心,落实“三全育人”的根本要求,立足“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开展课程建设,不断丰富课程内容。不仅如此,在竞赛方面亦喜报频传——在福建省第十七届运动会中,共获14枚金牌;跆拳道队在第17届中国大学生跆拳道锦标赛中荣获甲组团体总分全国第一,女子团体成功卫冕全国冠军;游泳队在第四届中国大学生游泳锦标赛中斩获1金、1银、1铜……

——冠军说——

众志成城,那是夺冠的秘诀。(摄影:赵晓鹏)

“团队精神很重要,这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学生会主席赵旭东是该学院的带队教练。在2021年第七届田径运动会上,他以拉拉队的身份,见证了该学院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名。今年他参加了40*50男女迎面接力赛,并以带队教练的身份见证该学院蝉联冠军。他坚定地说:“每一项成绩都来之不易,但我们不会停下努力的步伐,会继续将勇敢拼搏的精神传承下去。”

纵身一跃的美丽,那是青春的印记。(摄影:龚小榕)

“运气好!”在谈到打破男子跳高项目校运会纪录时,管理学院2021级学子叶向阳这样说。其实为了这一刻,他认真准备了两年。2021年,他在第七届田径运动会跳高项目中夺冠,被选拔进入校田径队,在教练的悉心指导下,不断提升跳跃的高度。两年后,他以185cm的一跳,破了校运会的纪录,也刷新了自己最好的战绩。他表示:“这使我更加有动力投入到之后的训练。田径带给我们这群人的,已经远远超过田径本身了。它让我们更有勇气和信心去过好我们的人生。”

200米的赛场是速度与激情的较量,更是勇气与力量的碰撞。(摄影:王子萱)

会计与金融学院2022级学子李嘉琪在男子200米项目中拔得头筹。在高中时,曾经参加过省级运动会的他对这样的成绩并不意外。他表示将继续努力,希望有机会能代表学校参加更多的赛事。

勇往直前,再回首已遥遥领先。(摄影:薛泽先)

法学院2023级学子缪彤昕是女子1500米项目的冠军。没有经过专业长跑训练的她,在赛前积极调整身体状态,以最饱满的热情迎接挑战。谈到夺冠,她说:“赛场上没有想太多,保持自己的节奏向前跑就是了。”

[通讯员:朱鲜艳] [指导教师:甘丽红 陈巧恩] [责任编辑:苏兰]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

最新推荐
与此同时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