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落实教育改革目标,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让双减落地并扎实开展,3月18日,菱湖一中教育集团科学组开展以“基于新课标理解下的作业设计”为主题的校本研训活动。本次教研活动科学学科组成员积极参与,王新泉校长和包小红老师进行了精彩的课堂展示,教研氛围浓厚。
首先,王新泉校长带来了一节七年级下册的《透镜和视觉》,他用光在长方体玻璃块、三角形玻璃块(正放、倒放)的折射情况引入课题,既复习了上节课的内容又自然引入课题,而且新颖,一举三得,非常符合“双减”提高教学效率。在新课教学中,他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把原本很难呈现给学生的实验用视频的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清楚地观察到现象,并用请学生板演和学生自己进行课堂画图的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在课堂中,王校长也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介绍了伽利略望远镜和开普勒望远镜以及投影仪的工作原理。
第二节课是由包小红老师执教八年级下的《组成物质的元素》,包老师首先由水电解引入课题,然后介绍了元素的种类、物质的分类、元素的分布,每一环节的过渡都非常流畅,彰显一位优秀老教师风范。在这节课堂中包老师也用了视频、板演等多种教学手段,并拓展了学生的知识,比如金属和非金属的性质、游离态等。两位老师都在课堂练习板块精选了几题练习,充分体现了校本教研主题“基于新课标理解下的作业设计”,巩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通过此次学习和交流,老师们受益匪浅,“双减”需要全体老师优化课堂,认真备课,尤其是学生作业要认真“精备”。“双减”该怎样“落地”?老师们一致达成共识:一是要充分利用集体备课时间开展好教学研讨,做好教材解读和教学活动的设计,做好作业设计与布置,保证减负不减质。二是在“双减”大背景下,紧紧围绕本学期教学教研重点,积极开展校内外教学研训活动,时常反思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更加科学合理地组织开展各项师生活动,确保师生在活动中能真正动起来,有所收获。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旭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