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教网11月5日讯深耕课堂,寻道优术。为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加强教学交流与合作,大竹县文星小学的语文教研活动圆满落幕,六位教师以匠心独运的课堂设计,引领学生步入文本深处,共赴一场语文之美的探索之旅。

在文字里邂逅吐鲁番的甜。石凤老师带着孩子们走进了葡萄沟。她从“一大串一大串”“五光十色”等词语入手,引导学生想象葡萄满架、色彩缤纷的画面,再结合葡萄干制作过程的讲解,让学生在文字中感受葡萄沟的物产丰富与独特风情。
从寓言里读懂“联系”的智慧。谭静泊老师聚焦“叶子上的蚜虫”和“小葫芦掉落”的因果联系,通过角色扮演、情境问答等方式,让学生明白事物之间是相互关联的道理。课堂上,孩子们在思辨中领悟寓言的寓意,学会了用联系的眼光看问题,让这则经典寓言在低年级课堂焕发生机。
于想象中攀登黄山的奇绝。舒铭明老师在《黄山奇石》的文字里开启了黄山探险之旅。他抓住“仙桃石”“猴子观海”等奇石的形态描写,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把静态的文字变成动态的画面,感受黄山的神奇秀丽,也学会了如何通过想象去品读写景文章的妙处。
在童话中汲取坚持的力量。刘洋老师带着学生们结识了那只执着的犟龟。她引导学生梳理犟龟的路线,分析它面对质疑时的坚定,让学生在童话的情节中感悟“坚持就会有收获”的道理。学会从童话形象中汲取成长的力量,让这篇童话成为滋养心灵的养分。
以史为鉴,在文字中铭记。朱柯霏老师的《圆明园的毁灭》,充满情感张力,她引导学生对比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与毁灭后的惨状,在文字中感受侵略者的暴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让学生树立了为祖国强大而努力的信念,让这堂课成为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从生活中提炼诗意,在笔端抒发真情。黄尤琼老师的习作课《让生活更美好》,为学生打开了习作的新视角。她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入手,挖掘那些让生活闪光的瞬间, 在笔尖流淌出对生活的热爱,让习作成为了记录美好、传递温暖的载体。

活动尾声,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宁玉玲为本次教研活动总结。她强调:"我们共同见证了课堂的精彩,也参与了思想的碰撞。我认为,其最大的价值不在于呈现了一堂完美的课,而在于它真实地开启了我们对于语文教学本质的又一次深度叩问。"
问道课堂,提质增效。本次语文教研公开课,六位教师立足核心素养,凭借深入的文本解读与灵活的教学策略,引领学生体悟文学之美、提升思辨能力,课堂氛围活跃而富有深度,为构建文星小学高效优质的语文课堂奠定了坚实基础。愿文小语文之美,持续绽放;愿文小教学之艺,薪火相传。(大竹县文星小学 冯艳 谷欣悦)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