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教网11月4日讯(通讯员 胡建华)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校园书画教育水平,11 月 4 日,普格县书法家协会联合县政协书画院走进螺髻山高级中学,开展 “墨润校园” 文化实践进校园活动。活动通过作品展示、专题讲座、师生互动及作品赠送等环节,为师生搭建起书法艺术交流与学习的平台,让墨香浸润校园,助力传统文化传承。


翰墨流芳 作品展示引共鸣
活动伊始,螺髻山高级中学的书画室内挂满了县书法家协会及县政协书画院成员精心创作的书画作品。这些作品涵盖楷书、行书、国画等多种形式,既有普格县书法家协会主席何建华书写的 “书山有路勤为径” 等励志书法,也有张发洲副院长创作的山水国画,笔墨间尽显艺术功底与文化韵味。

“这幅行书作品笔画连贯又不失力道,太有艺术感了!”“画里的螺髻山云海和我家乡的景色一模一样!” 参展师生或驻足观赏、或轻声交流,不少书画爱好者还拿出笔记本记录作品的笔法与构图特点,展厅内弥漫着浓厚的艺术氛围。
名家授艺 专题讲座传技法
在书画室,普格县书法家协会主席、县政协书画院副院长何建华,结合自身多年教学与创作经验,从握笔姿势、手腕发力、书法章法三个维度讲解道:“楷书要讲究横平竖直,起笔收笔需利落;行书则要注重笔画间的连带,做到流畅而不潦草。” 何建华一边讲解,一边在黑板上现场示范,用粉笔勾勒出不同字体的笔画差异。

随后,普格县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宋明琼、岳明分别还分享 “日常练字小技巧” 与 “书法作品创作思路”,建议学生从临摹《九成宫醴泉铭》《兰亭序》等经典碑帖入手,坚持每日定量练习。师生们认真记录、踊跃提问,“练字时如何把握字的重心?”“行书创作怎样体现个人风格?” 等问题得到主讲人耐心解答,现场教学互动频繁。

薪火相传 师生互动促成长
讲座结束后,最受期待的师生互动环节在学校书法教室热烈开启。普格县书法家协会成员们铺开宣纸、研好墨汁,邀请学生们近距离体验书法创作。“老师,您能教我写‘螺髻山’这三个字吗?” 有的学生主动上前请教,县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马荣山立刻手把手指导:“写‘螺’字要注意左右结构的避让,‘髻’字笔画多,要先把上部写稳。” 在胡建华的指导下,阿说伍各顺利完成书写,小心翼翼地将作品收好。


与此同时,普格县书法家协会会员吕庭玉等与该校书画教师围绕 “校园书法教学创新” 展开交流,建议学校成立书法兴趣小组、定期举办师生书法展。“协会专家的指导解决了我们教学中的不少困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也被极大激发了。” 螺髻山高级中学书画教师表示,将把活动所学运用到日常教学中,让书法艺术在校园生根发芽。

佳作赠校 文化传承谱新篇
活动尾声,普格县政协书画院、县书法家协会的成员们将现场创作及精心准备的 30 余幅书画作品赠送给螺髻山高级中学。这些作品涵盖书法、国画等类型,既有艺术观赏性,又富含教育意义。学校计划将作品悬挂于教学楼走廊、图书馆等公共区域,打造 “书画文化长廊”,让师生在日常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今天不仅亲眼看到书法家们创作,还得到了他们的亲笔指导,我对书法的兴趣更浓了!” 拿到书法家赠作的一位学生兴奋地说。

普格县书法家协会主席何建华表示,“墨润校园” 活动是协会助力文化教育的重要举措。未来,协会将持续走进全县更多中小学,通过开展书法培训班、作品巡展等形式,深耕校园文化土壤,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青少年心中扎根,为普格县书画教育发展注入持久活力。
签发人:何建华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