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日,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书院“一站式”学生社区组织“诗路拾‘珠’”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富春山居数字诗路文化体验馆与黄公望纪念馆,开展“数字赋能诗路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主题社会实践研学活动,让古老的诗路文化在数字光影间焕发青春活力。
本次活动由富春山居数字诗路文化体验馆与浙工商杭商院书院主办,共同探索诗路文化数字化表达路径,助力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和诗路文化带品牌打造。
踏入富春山居数字诗路文化体验馆,团队成员们被眼前的场景深深吸引。在这里,每一张富春江畔的古画都配有二维码,扫码便可“穿越”画卷,身临其境体验千年前古人行舟吟诗、泛舟江上挥毫赋诗的场景;在沉浸式全息投影厅中,《富春山居图》徐徐铺展,山水灵动,诗句从画卷中“流淌”而出,营造虚实交融、动静相宜的数字诗画空间。
“很多年前我在视频里看到过‘富春山居图’,就特别想能在线下看看。今天第一次设身处地的‘走进’这幅画卷。”游客张先生在体验后激动地说,“当诗句与画卷在眼前流动,那份震撼感无可替代,是在网络上观赏远远无法达到的。”
在展馆负责人介绍下,团队深入体验了“富春山居数字诗路云上展馆小程序”。小程序通过三维建模、360度全景拍摄和语音导览功能,让用户足不出户便能“云游”富春江沿岸文化遗迹,观看沉浸式诗路影像展演,点击图标即可聆听诗词朗诵,观看诗词故事短视频,并可在线参与诗词知识答题互动,沉浸式感受诗路文化的独特魅力。
“这是一次真正‘线上线下结合’的研学体验,让诗路文化在数字化时代拥有了新的生命力。”指导老师王逸晴一边记录素材,一边不时与同学们讨论数字传播在文旅融合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站,团队步入黄公望纪念馆,跟随讲解员的步伐,了解《富春山居图》背后的传奇故事。馆内一幅45米宽、3米高的巨幅《富春山居图》曲面投影,搭配动态音效与光影流转,完整还原黄公望笔下的山水意境,让“无用师徒渡富春江”的历史情景在眼前生动再现,也让千年山水画卷与现代数字科技交相辉映。
“富春山居不仅是一幅画,它承载了诗路文化的深厚内涵,更是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见证。”领队老师李沁蓓在随后的讨论分享中说道,“今天的体验让我们意识到,数字赋能不仅让诗路文化‘活’起来,更能激发年轻群体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此次实践中,团队结合前期在建德博物馆、浙东萧山运河展览馆调研和本次体验内容,以“数字化让诗路文化‘潮’起来”为主题,从诗路文化数字化保护、文旅产业融合、社区文化参与等角度进行分析,深入思考数字技术如何助力乡村振兴与文旅经济发展,让诗路文化带建设真正成为推动浙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
未来,“诗路拾‘珠’”团队将继续秉承“青春为媒,文化为魂”的宗旨,以实际行动践行“千万工程”,让钱塘江诗路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彩,让千年诗路故事在数字化时代继续流淌。
撰稿人:卢嘉鸣 叶星彤 艾妮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