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教网10月5日讯(通讯员 黄文彪、卢思思) 为积极响应国家对非遗文化传承的号召,紧跟数字化时代发展潮流,贺州学院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团队“钦采薪传”,于2025年2月15日起深入钦州各地,开展以“数赋非遗薪火·探寻采茶新声”为主题的专项实践活动。此次实践由项目负责人黄文彪带队,团队成员们通过实地调研,参与直播、AI文创产品以及短视频制作等方式,深入挖掘钦州采茶戏的文化内涵与发展现状,用数字化手段为这一古老的非遗文化注入新的活力。
一、踏上调研之旅,探寻采茶戏的文化根源
钦州采茶戏,作为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团队成员们首先来到钦州中国东盟(钦州)农产品大市场、平吉镇等地,实地感受采茶戏在民间的流传氛围。在刘永福故居、钦州市政协书画馆,他们了解到采茶戏与当地历史文化的紧密联系,深刻认识到采茶戏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钦州人民生活与情感的生动体现。
随后,团队前往天鹅湖生态园、九佰侗农业生态园,调研采茶戏在生态旅游中的融合发展情况。在钦州市民俗风情馆,通过丰富的实物和图片展览,团队成员们对采茶戏的发展脉络、表演形式、音乐特色等有了更为系统的认识。这些调研经历,为团队后续的实践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图为团队成员在刘永福故居调研采茶戏。黄文彪 摄
二、聚焦陈艳采茶团,见证直播带来的新活力
团队将调研的重点放在了钦州陈艳采茶团。据研究团队统计,陈艳采茶团在2024年的直播场次超百场,2025年初至3月最新累计直播47场,场次平均观看量达9000人次。在2025年2月团队成员参与的直播场次中,陈艳采茶团快手直播间观看数据最高达1.7万。其戏团直播间打赏收入占戏团总营收的47%,线上直播的高人气也显著带动了线下演出票务的增长。
▲图为钦州陈艳采茶团演唱《黄三打鸟》剧目。黄文彪 摄
团队成员们积极参与到采茶团的快手直播中,通过现场学习表演,与直播弹幕互动等环节,让更多年轻观众能够感受到采茶戏的魅力。直播过程中,团队成员还会在间歇时段向观众介绍采茶戏的历史文化背景,使观众在欣赏表演的同时,能够对这一非遗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图为团队成员参与陈艳采茶团直播剧照。黄文彪 摄
三、深入分析数据,为采茶戏发展建言献策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研和参与直播,团队收集了大量的数据和资料,并撰写了详细的调研报告。报告中指出,虽然钦州采茶戏在直播等数字化手段的助力下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果,但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如专业人才短缺、品牌影响力不足等问题。
▲图为钦州陈艳采茶团直播基本设备。黄文彪 摄
针对这些问题,团队提出了一系列建议。例如,加强与当地高校、艺术院校的合作,培养专业的采茶戏表演人才和数字化传播人才;深入挖掘采茶戏的文化内涵,打造具有特色的文创产品,提升品牌附加值;利用平陆运河的建设机遇,将采茶戏与运河文化旅游相结合,拓展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等。
四、创新传播载体,拓宽采茶戏传承路径
团队以“贴近生活、便于互动”为核心,构建“AI文创+短视频”传播矩阵,助力钦州采茶戏走近大众。AI文创方面,围绕采茶戏经典元素打造“动画人物钥匙扣+一码通”组合产品,钥匙扣以戏中角色为原型,经AI转化为Q版形象并保留传统戏服特色,扫码可进入“采茶戏非遗小课堂”获取知识,目前产品已完成设计打样,在采茶团直播中作为互动奖品,有效提升观众参与度与关注度。
短视频制作聚焦“轻量化、故事化”,记录采茶戏传承场景,如拍摄采茶团排练细节、老艺人日常并制作微纪录片。同时,团队还通过利用AI技术生成钦州采茶戏动画教育知识普及视频,再结合剪映进行后期加工,运用现代动画形式给观看对象带来视觉冲击。这种形式贴近年轻人的审美观,达到更好、更大的传播影响力。截至2025年9月底,团队抖音宣传账号粉丝量达1千+,单条短视频最高累计播放超3万次,成功实现非遗文化破圈。
▲图为团队制作采茶戏文创产品在钦州刘永福故居销售。黄文彪 摄
五、斩获竞赛佳绩,推动采茶戏传承发展迈上新台阶
团队将撰写的调研报告《数字化赋能视角下平陆运河非遗文化带的活态传承——基于钦州采茶戏的实践调查报告》,参加了由共青团广西区委、广西教育厅、广西科学技术协会、广西学生联合会主办的第十二届“挑战杯”广西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历经院赛、校赛的层层选拔,最终荣获省级三等奖。
▲图为团队项目在“挑战杯”竞赛中获奖。黄文彪 摄
这一荣誉不仅是对团队成员们努力的认可,更是对钦州采茶戏数字化传承发展模式的一种肯定。项目指导老师农英杰、梁欢华表示:“此次获奖将激励我们继续深入研究,不断完善数字化赋能采茶戏传承发展的方案,让这一古老的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彩。”
此次贺州学院“钦采薪传”团队的钦州采茶戏调研实践活动,是一次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的有益尝试。团队成员们用自己的行动,让钦州采茶戏这一非遗文化在数字化时代“活起来”“火起来”,为平陆运河非遗文化带的建设贡献了青春力量,也为其他非遗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钦州采茶戏必将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持续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