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教网 > 小学频道 > 教师观点 复制内容 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以“精”提质 以“细”育人:乡镇小学教管融合的实践答卷

2025-09-18 13:08 来源:中教网达州教育融媒    阅读 9.4千
305
分享

教育教学与管理如同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对乡镇小学而言,二者的深度融合更是破解“质量瓶颈”与“管理难题”的关键。面对学情复杂、师资结构多元等现实挑战,梓潼县长卿镇小学校跳出“教学归教学、管理归管理”的割裂思维,以“精细施策”打通教管堵点,用“真招实策”替代“花拳绣腿”,走出了一条提质增效的育人之路。

教管融合的根基,是“靶向发力”而非“大水漫灌”。过去,不少乡镇学校陷入“教学抓分数、管理抓纪律”的误区,看似各司其职却收效甚微。我校立足实际,推行“学情画像+分层施策”机制,教师通过课堂观察、作业分析为每个学生建立“成长档案”,精准标注学业短板与行为特点;管理者则依据档案数据优化资源配置,为学困生匹配“一对一”辅导教师,给特长生搭建展示平台。三年级学生小航数学基础薄弱却擅长动手,教师针对性设计“实践型习题”,管理者协调他加入科技社团,半年后其数学成绩稳步提升,还在县科技大赛中获奖。这印证了“因材施教”的古训,教管精准对接,才能让教育更有温度。

教管融合的核心,是“问题共解”而非“各自为战”。教学中的痛点往往是管理的难点,若各管一摊只会造成“内耗”。我们搭建“教管联席会”平台,每周由教师与管理者共同“咬文嚼字”析问题:语文组提出“学生课外阅读量不足”,管理者便牵头打造“班级图书角+校园阅读月”活动;德育处反映“课间追逐打闹频发”,体育教师随即设计“趣味课间游戏”方案。这种“发现问题—协同破题”的模式,远比“全文粘贴”的管理模板更具实效,让教管形成合力。

教管融合的关键,是“赋能教师”而非“单向施压”。乡镇教师身兼教学与管理双重职责,唯有轻装上阵才能深耕育人。我校推出“减负+赋能”组合拳:精简非教学类填表任务,让教师“把时间还给课堂”;开展“微课题+小妙招”分享会,鼓励教师将管理经验转化为教学智慧——有教师分享“积分奖励法”,用课堂表现积分兑换“作业免写券”,既激发了学习热情,又规范了课堂纪律;还有教师总结“家校沟通三句话”,化解了“家访难、沟通浅”的困境。正如“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给教师减负赋能,才能激活教管融合的内生动力。

教育教学与管理从来不是“两张皮”,而是“一盘棋”。梓潼县长卿镇小学校始终坚信,教管融合没有“标准答案”,但有“不变准则”——以精准教学回应成长需求,以精细管理护航教学质量。未来,我们将继续在“精”字上做文章、在“细”字上下功夫,用教管融合的实效,为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梓潼县长卿镇小学校    陈 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

最新推荐
与此同时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