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教网9月12日讯(通讯员 闫锡文 杨欣燚 刘宇航)2025年7月1日,为护航乡村儿童健康成长,南昌大学“童心启明”暑期社会实践队远赴江西省遂川县黄坑乡,开展了一系列科普、实践和调研活动,让“崇德佑民”的医学誓言走出校园,扎根于乡土中。从儿童眼科的暖心陪诊服务到乡野间的走访调研与科普大戏,童心启明实践队的队员们用专业与温情编织起儿童健康守护网,交出一份融合人文关怀与科学精神的实践答卷。
寻访榜样,江西好人润童心
2025年7月,童心启明暑期实践队走进吉安市遂川县黄坑乡周园村,跨越几百公里的距离,深入基层,专访2023年“江西好人”李昆平老先生。这位十三年如一日默默坚守乡村,用爱心点亮留守儿童成长之路的八旬老人,用“多一分亲切关怀,少一个留守儿童”的朴素信念,为实践队上了生动一课。自2012年起,已经退休许久的李昆平老先生痛心周边村庄留守儿童屡次出现的安全事故,便自掏腰包创建了“阳光家园”,为周边村庄的留守儿童提供课后辅导、心理辅导和生活帮扶。在年复一年的时光流转中,“儿童活动记录”和“书籍借阅记录”的册子一页页翻过去、一本本堆起来,满是皱纹的双手抚过泛黄的纸张,头发花白的他仍然心系乡村的留守儿童,记挂着年轻的接班人能否坚持下去。在了解到李昆平老先生的事迹与精神后,实践队决定与黄坑乡建立长期的留守儿童帮扶计划,未来将通过线上心理辅导、线下科普活动,让榜样精神在乡村振兴中延续。
▲图为实践队员在阳光家园翻阅儿童活动记录表 杨欣燚 供图
童心港湾,健康调研护成长
在黄坑乡,实践队员们开展了健康调研,并选拔 8 名小朋友作为 “童心科普员” 协助队员们进行入户走访,快速拉进与当地村民的距离,更让儿童成为健康科普的传递者和讲述者。同时,实践队员还前往黄坑乡的两个 “童心港湾” 开展童心科普和健康教育主题活动。在童心科普环节,实践队员们结合遂川县的地方历史文化,跨越时光维度,向小朋友们讲述发生在草林地区的传统故事,以及故事中蕴含的坚韧品格与正向价值观。此外,实践队员们还用通俗的语言和生动的形式向小朋友们分享了科学减重小妙招、护眼小课堂等实用科普小知识,为乡村儿童带去视力表进行近视筛查,现场发放自制的《21 天护眼打卡小指南》,助力乡村小朋友的健康成长。同时,实践队员们还为黄坑乡的小朋友们开展了防溺水、防铅中毒等生命安全教育小课堂,让小朋友们参与防溺水情景剧的演绎中,让防溺水的声声叮嘱时刻铭记于心。
戏韵童心,非遗科普共传承
实践队通过走访黄坑乡的油纸伞非遗文化基地,深入了解到非遗文化 “黄坑油纸伞” 第 25 代传承人胡海华老师,始终扎根油纸伞的传承与发展事业,不仅守护了传统技艺,更带动当地残疾人就业、助力乡村文化延续的动人故事。受胡老师坚守与奉献精神的感染,实践队以油纸伞为核心载体,创新性地将非遗文化、地方优良精神、健康科普与生命教育相融合,精心编排了一场特色科普大戏。
2025 年 7 月 3 日下午,实践队员们以天为幕、以地为台,在黄坑乡为当地居民带来了这场精彩表演。科普大戏以油纸伞为线索,将当地先辈扎根乡土、劳作奋斗的故事娓娓道来,让小朋友们直观感受祖祖辈辈不畏艰辛、勤恳付出的岁月,体会乡土文化中蕴含的坚韧品格。同时,队员们结合前期健康调研所得,用生动的剧情和新颖的演绎形式,将糖尿病预防、白内障认知等健康知识融入戏剧情节,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医学科普模式。表演尾声,实践队员还巧妙设计了互动问答环节,与台下小朋友积极互动,帮助大家巩固所学知识,真正实现 “学有所用,用有所长”。这场别开生面的科普大戏赢得了村民们的一致点赞:“这样的活动既教了知识,又传了文化!可比发宣传册子管用多了!”
在为期五天的实践走访中,南昌大学童心启明项目始终坚守 “医路童行” 的初心,将专业医疗资源与公益实践深度融合。从医院的诊疗走廊到乡村的田野地头,从室内的科普课堂到非遗文化的创新传播,童心启明项目始终以儿童需求和健康成长为导向,成功构建起 “高校 - 医院 - 乡村” 三方联动的创新实践模式。队员们用脚步丈量责任,用专业传递温暖,将医学知识与文化传承送到村民身边。
作为新时代医学生,童心启明项目成员将继续聚焦儿童健康领域,以更创新的活动形式推动健康科普下沉基层,用青春力量为乡村振兴注入温暖动能,让 “童心启明” 的星光照亮更多乡村孩子的成长之路。
▲图为团队成员在童心港湾和小朋友的合照 杨欣燚 供图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