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教网 > 高校频道 > 复制内容 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红润童领,与数同行 ——“红数林”党员实践队用数学赋能红色教育

2025-09-10 10:05 来源:中教网  张汝雯 王思彧 余果 刘楚炀 王文静   阅读 5.3万
分享

7月的通城,山风裹挟着热浪,一场跨越百余公里的教育接力正在这片红色土地上温情上演。2025年7月5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红数林”党员实践队赴咸宁通城开展24天公益托管。团队为小学生打造“理论宣讲+数学实践+数字赋能+艺术表达”系列主题思政课,用数学讲党史与科技报国故事,探索红色教育新路径。

图 1为实践队成员合照

在第一周的支教生活中,“红数林”党员实践队设计了众多红色教育相关主题课程,如《黑暗中的红星—小萝卜头的革命童年》《七一这天,红旗鲜艳》,介绍先辈英勇事迹,营造爱国红色氛围,让思政教育扎根童心,在实践的熔炉中淬炼,展现新时代大学生的风采。

第二周的支教生活中,团队继续扎根红色教育主题,设计了《红船迷案-1921神秘会议大追踪》《从封闭到开放—改革开放与中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新中国建设拼图——从无到有的奇迹》等课程,展现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系列伟大建设成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爱国情怀,同时启发他们思考奋斗与创新的意义,激励他们在新时代传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团队依托“理论宣讲+数学实践+数字赋能”打造《数学小英雄:跟着大师学救国》特色课堂,巧妙串联数学知识与爱国故事,将红色精神与数学知识巧妙融合,为学生们带来了别样的学习体验。

图 2为实践队成员在上课

团队继续将数学知识融入思政课堂,设计了《“数”说长征:长征精神中的数学知识》课程,以“长征”这一伟大历史事件为背景,通过数学视角带领学生重温长征历程,让学生了解长征的历史意义和精神内涵的同时培养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堂上通过数字对比、计算分析和情境体验,学生深刻感受长征的艰辛与伟大,激发爱国情怀,传承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长征精神。如通过计算长征中的牺牲人数(10万人)、每日行军距离等数据,量化红军的牺牲与坚持,让学生体会长征的艰苦卓绝。

在第三周的教学中,《那年那兔那些事:跟着动画学中国革命史》课程以新颖独特的形式,将红色基因悄然植入孩子们的心灵深处,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领略中国革命史的波澜壮阔;《红色咸宁,薪火相传——革命精神永不褪色》课程则引领孩子们深入探寻家乡的红色根脉,让他们全面了解承载着深厚红色记忆的家乡红色基地和革命先烈,进一步增强对革命精神的崇敬与传承意识。

第四周,一堂别具一格的数学思政课在教室开讲。主讲队员以《红色账簿里的数学密码 —— 延安大生产中的数据智慧》为课题,带领五年级学生踏上数学探索之旅。孩子们用 “切割法” 丈量不规则田块,用百分比统计粮食产量占比,将计算结果绘成扇形图、条形图,贴在教室后墙,组成 “数据里的南泥湾” 主题展板。稚嫩笔迹、跳跃数字与延安老照片并排陈列,让孩子们更深刻地认识到延安大生产中的数学智慧,感受数学与历史的融合。

“红数林”党员实践队持续发力,不断推出“红色创意工作坊”系列课程。其中,《红扇绘心——非遗漆扇上的爱国课》尤为引人注目。这门课程巧妙地将艺术创作与红色教育深度融合,让孩子们在扇面上精心绘制爱国主题图画,再将其制作成非遗漆扇,赋予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

本次课程不仅是孩子们简单的艺术表达,更是一面映照“红数林”党员实践队支教成果的明镜。通过孩子们手中的画笔,我们看到了红色教育的种子正在生根发芽——他们笔下的图案,既有童真烂漫的“种花家”兔子,以孩子们特有的视角表达对祖国的纯真热爱;也有简约却意境深远的红船建党画面,稚嫩的线条勾勒出厚重的历史;还有飘扬的红领巾与向阳的笑脸,一笔一画间流淌着“童心向党”的赤诚。每一把漆扇,都是一份成长的见证;每一幅画作,都是“红领巾”与“党”的又一次心灵对话。

图 3为团队成员与制作漆扇的班级合照

与此同时,团队正以巧妙的创意将红色教育与艺术表达深度融合。在结业汇演的舞台上,成员们各展其才,精心打造红色朗诵、革命情景剧等精彩节目,为孩子们开启一场红色精神的沉浸之旅。

8月2日下午3点,实验学校报告厅内灯光渐暗,一束追光聚焦在14班全体33名孩子身上。大合唱《玉盘玉盘》缓缓奏响,孩子们用纯净的歌声将他们对浩瀚星空的无尽好奇、对遥远远方的热切憧憬以及对世界和平的深切期盼全部融入悠扬的旋律之中,为这场汇演画上了圆满而动人的句号。

图 4为爱心托管班结业汇演

为期一个月的“红数林”通城支教至此圆满落幕。队员们用3套数学思政课程、50把非遗漆扇、4幕原创情景剧,把红色种子、数字思维、艺术想象一并种进孩子心里。

青春不散场,红数林再出发。未来,实践队将继续探索红色思政教育的新模式,依靠专业能力和奉献精神,以暖心陪伴守护童心成长,把通城夏夜的蝉鸣与玉盘的清辉一并珍藏,在新的征程中继续让党员徽章在祖国需要的地方熠熠生辉。(撰稿:王思彧 张汝雯  图片:刘楚炀 余果 王文静)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

最新推荐
与此同时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