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教网9月6日讯(通讯员 李明珠、陈雨凡、许嘉芮、李娅婷)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025年7月,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以红色印记淬炼青春锋芒,以青春之笔书写先锋担当——中北学院大学生党员暑期赴江苏省13地级市红色寻访调研实践团”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开展了以“红色寻访”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十三支小分队深入江苏省十三个地级市,走访革命旧址与红色教育基地,通过实地研学、访谈调研、互动体验等形式,追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
本次实践聚焦“地方革命史叙事特色与地域文化融合”核心议题,深入考察各地红色场馆如何结合本地地理环境、文化传统与发展实际,讲好“地方版”红色故事。实践团围绕叙事主题、展陈方式、文化符号融合、英雄人物“在地性”等方面展开观察,探索红色文化在城市记忆、乡村振兴中的现实意义与传播路径。

在泰州,成员们参观海军诞生地纪念馆,通过导弹模型、沉浸式影像等方式直观感受人民海军的发展脉络;在常州,团队走进“常州三杰”纪念馆,重温恽代英、瞿秋白、张太雷三位革命先驱的英勇事迹,思考地方英烈形象如何激发青年理想信念。


在南通、扬州、无锡,队员们通过研读英烈手稿、采访守陵人,感受红色历史与本地文化的融合。苏州、淮安、徐州的调研重点则围绕新四军抗战史与解放战争展开,实践团深入苏州新四军太湖游击队纪念馆、淮安黄花塘军部旧址、淮海战役纪念馆等地,沉浸式学习铁军精神、地下斗争和群众支前的历史片段,并就地方场馆如何重现“支前十人桥”与“地下交通线”等叙事场景进行了深入交流。

此外,在南京,实践团探访雨花台烈士陵园,诵读英烈家书,沉浸式追思英烈精神;走进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铭记民族苦难,凝聚爱国力量。在连云港、镇江、宿迁、盐城等地,成员们通过采访讲解员与革命后代,观察展陈设计与楚汉文化、江淮风格等地域元素的有机融合,探讨如何打造具有辨识度的红色文化标识。


通过此次暑期社会实践,同学们走出校园、走近历史,深入一线调研红色遗址的教育功能与地域文化的融合表达,沉浸式学习党史,进一步加深了同学们对革命精神、家国情怀与时代责任的理解。这次实践不仅坚定了理想信念,更增强了新时代青年的文化自信与“强国有我”的时代担当。未来,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将持续发挥学科优势与与育人特色,持续引导青年学子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专业赋能地方发展,在新时代的广阔天地中书写无愧于青春的时代答卷。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