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广东省委“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战略部署,2025年8月4日至8月6日期间,广东药科大学“历久猕新”突击队深入河源市和平县下车镇,围绕农文旅融合,重点关注猕猴桃产业发展,助力下车镇打造“客家文旅康养名镇、南粤特色水果之乡”。
初识“下车” 解码产业密码
“历久猕新”突击队与下车镇政府开展交流座谈会,初步了解下车镇农文旅融合与猕猴桃产业发展现状和建设历程。

图为下车镇副镇长兼团委书记王晶与突击队开展“三下乡”座谈会
在座谈会上,下车镇副镇长兼团委书记王晶介绍了下车镇的基本情况、农文旅融合产业发展情况以及当前下车镇种植业和农文旅发展所存在的一些问题。突击队在交流中深入了解下车镇农文旅融合的“成长轨迹”——猕猴桃如何从田间好物成为富民产业?森林康养如何让绿水青山变身“幸福靠山”?目前的产业前景如何?又有哪些困难?让突击队对这片土地的发展蓝图有了清晰轮廓。

图为座谈会上郑莉老师介绍团队情况及此行目的
此次的交流座谈会中,带队老师和突击队成员也分别介绍了团队组成的基本情况以及本次三下乡调研的目标与计划,并将团队目前围绕猕猴桃的研究成果与产品开发等想法同王书记展开交流。在会议的最后,双方表达了对未来深化校地合作的意愿。
探寻“康养下车”,共推农文旅发展
下车镇紧扣“农业大镇”发展定位,推动农业与文旅融合,打造生态农业基地,发展采摘、加工、食宿等综合市场。目前主要的企业就包括汇友生态农业猕猴桃种植基地、弘顺森林康养基地等。
突击队前往了弘顺森林康养基地,实地探访了这片“天然氧吧”。通过基地负责人的介绍,深入了解基地的康养设施建设和生态疗养理念,亲身感受“把家安在自然中”的惬意。同时突击队在汇友生态农场负责人徐厂长的陪同下,一起参观了汇友生态农场,对园区的建设现状和建设规划进行了调研。

图为弘顺森林康养基地
扎根田间果园,了解“下车”产业名片
猕猴桃种植业是下车镇农业的支柱产业,也是“一镇一品”的优势产业。全镇各村均有猕猴桃种植,种植户200多户,总种植面积约2.3万亩,预计今年产量9600吨,总产值约1.25亿元。其中以云峰村高峰猕猴桃基地规模最大、专业化程度最高、社会知晓度最广,最具代表性。

图为云峰村种植的猕猴桃
图为云峰村叶根伟主任在记录猕猴桃生长情况
为实地探索下车镇的产业名片,突击队奔赴云峰村高峰猕猴桃基地。走进葱葱郁郁的果园,现在正值猕猴桃成熟初期,木架藤蔓间挂满了许多猕猴桃。云峰村叶根伟主任和农户向突击队介绍了云峰村猕猴桃的种植情况,突击队对下车镇的猕猴桃种植产业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图为云峰村叶根伟主任和农户与突击队围坐交流
突击队参观果园,用镜头记录着品种多样的猕猴桃。指尖触碰到的不仅是果实的清甜,更是下车镇乡村产业振兴的蓬勃活力,镜头下的每一颗果实都成了“下车味道”的最佳代言人。
防疫同行,共建健康“下车”
“历久猕新”突击队不仅关注下车镇的产业发展,同时也助力下车镇的公共卫生事业。突击队成员们化身防疫“小卫士”,协助下车镇政府开展基孔肯雅热入户防疫工作,在街道上挨家挨户进行防疫宣传,发放共200份防疫通知书及基孔肯雅热科普手册,提醒居民们注意日常防护。
图为突击队在下车镇街道开展基孔肯雅热防疫宣传
图为突击队合照
此次调研,“历久猕新”突击队不仅深入解码了下车镇农文旅融合与猕猴桃产业的“成长密码”,更在田间地头、森林康养基地感受到基层干部“以产业兴镇、以生态富民”的炽热情怀。突击队将持续梳理调研所得,把高校专业、科研优势与乡土实践紧密结合,为“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贡献青年方案,助力下车镇绘就“客家文旅康养名镇、南粤特色水果之乡”的崭新画卷。
(撰稿:何韵曦、徐嘉雯、陈俊谚)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
